創業大學生是一個高層次的文化消費群體,有較高的文化需求。由于創業地尤其是農村和基層,文化發展落后,條件十分簡陋,不能滿足其最基本的文化生活需求,給其生活和創業帶來不利影響。因此,還要著力改善其文化條件。創造條件幫助他們享有使用網絡、閱讀書報、收看電視、體育鍛煉等基本文化條件。要以人為本,關心他們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健康。鼓勵大學生多人一組集體創業,增強決策能力、受挫能力,滿足正常的情感交流需求,減少孤獨寂寞。
適宜的文化平臺,有利于促進創業大學生交流感悟、研討問題、互動合作、尋求支持,推動創業健康持續開展。地方政府要充分關注這一群體,通過定期舉辦創業研討會、創業咨詢會、組建創業者協會、建立創業者網站等措施,為創業大學生搭建交流平臺。高校可以牽頭召集創業大學生召開座談會等,提供交流機會,幫助協調解決問題。
對于廣大大學生而言,創業文化的建設,始終要以創業教育為基礎。要通過有效的創業教育,使大學生增強創業意識、風險意識,轉變就業觀念,激發創業激情,掌握創業技巧,理性對待創業,濃厚創業氛圍,使創業在校園成為一種時尚和多數人的自覺追求。針對部分創業潛力較大的學生,要進行進一步的創業專門教育和培訓,推進他們的創業夢想向創業現實的轉化。
要深入研究,系統規劃,整體推進,形成合力,精心建設創業文化。可以通過開設大學生創業論壇,邀請創業大學生和創業研究專家作專題報告,舉辦Cye.com.cn大學生創業研討會,舉辦學生創業設計大賽,建設大學生創業網,創辦大學生創業報刊等途徑,濃厚創業文化氛圍。要重視建立學生的創業檔案,及時搜集、整理、編印創業典型的先進事例,加大創業典型宣傳力度,廣泛開展以弘揚創業精神為主題的文化活動等,逐步形成鮮明的創業文化特色。
豐富的創業實踐是創業文化建設的源泉。一方面要通過創業實踐培植鮮活的創業文化;另一方面要利用活躍的創業文化推動創業實踐。通過建立創業園區、完善創業激勵和扶持政策、加強創業咨詢指導和技術支撐、加強與地方政府的交流協調等措施,健全大學生創業的促動機制,不斷推動大學生創業實踐向縱深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