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問題之三:如何克服自主創業中的問題
(一)有效籌措資金
企業由人才、產品和資金所組成,資金不足,往往會導致創業者支付負擔過重,無法成就事業。學生剛剛踏上社會,很少有足夠的資金積累,學生創業者應更多地具有“多少實力做多少事”的觀念。資金來源可以借于親朋好友,也可以借貸于銀行,如果企業擁有具有市場前景的產品或成果,還可以尋求風險投資商的資金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的首期資金,如果沒有企業的信任和投入,一般往往由團隊成員共同出資。
(二)組建優勢互補的團隊
自主創業要處理的事情面廣、量重,靠一個人的力量很難有效地應對各類情況。組建創業團隊則能有效進行創新與經濟管理的互補。如果具有有效的管理,還能保證創業團隊形成最大的合力,在市場競爭中取勝。
在組建創業團隊時,應注意創業團隊成員的性格搭配、角色分工及對公司遠近期目標、策略制定、股權分配的認同等等,因為這些都是與企業成長相關的創業團隊建設問題。
(三)建立廣泛有效的社會關系
一個初期開辦的公司往往需要得到各方面的幫助才能得到發展,創業者需要在社會環境中調動一切有利的因素。對于學生創業者,建立廣泛有效的社會關系,是擺脫在與社會創業者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的重要因素。
(四)要有長期規劃
創業者要選擇自己熟悉又專精的事業,初期可以小本經營或找股東合作,按照創業計劃逐步拓展。企業應先求生存再求發展,扎好根基。對于大學生自主創業的企業尤其注意勿好高勿遠,必須重視經營體制,步步為營以求創造利潤。同時作為創業領頭人要在企業發展中逐步形成好的經營理念、經營方針和經營策略,發揮企業全體成員的力量,求得企業的發展。
在未來社會,自主創業不僅是大學生自主就業的重要途徑,更是成材的重要模式。在上世紀末,國際教育界曾做過這樣的預測:就世界范圍而言,21世紀有50%的中專生和大學生要走自主創業之路。早在1998年10月在巴黎召開的世界高等教育會議就明確提出“高等學校,必須將創業技能和創業精神作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標,為了方便畢業生就業,高等教育應主要關心培養創業技能與主動精神,”要使高校畢業生“不僅成為求職者,而且成為工作崗位的創造者”。
人們說,沒有學生創業就沒有美國硅谷。高校畢業生創業不僅應作為一種能力來培養,更應當作為一種文化來塑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