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全怪高校和學生
記者:大學生就業難,用人單位說是高校專業設置滯后,學生沒有工作經驗,學校說學生4年后才畢業,四年前我如何預知?原因到底在哪里?
譚恒:中原工學院商務信息學院工商管理系有6個專業,在校生3100多人,考研比例達到30%,畢業生有900人,目前有就業意向的比往年要少。我們系就業壓力冷熱不均,有專業定位不準的問題,如我們的信息管理專業,因為專業設置定位不準,學生在學習中就有偏差,不太清楚該往哪個方向努力,學生就業有困難,我們也認識到了這一問題,下一步將在專業定位上加以改進。
有人說大學生就業難是因為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脫鉤,這就有失偏頗。大學生就業難,不能全怪高校專業設置不合理,滯后于市場需求。許多用人單位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樣的學生,這就存在校企雙方溝通不暢的問題:學校不知道企業需要什么樣的學生,企業不清楚讓高校培養什么樣的學生,再者,學生對自己的職業規劃沒有目標,三者只有唯高學歷。
何永亮可以復制
記者:何永亮學的是電子商務方向的市場營銷專業,所以他的網上創業是成功的。在許多大學畢業生都在為找工作發愁時,何永亮具有可復制性嗎?
譚恒:創業需要資金、經驗、人脈關系,何永亮入學時什么都不具備,但他通過假期打工,積累了經驗,結識了人脈關系,也有人愿意給他投資,創業的三條都有了,他的創業也就基本成功了。何永亮的創業故事在大學生中不具有推廣意義,但具有可復制性。這就是我們成立大學生網絡創業孵化中心的意義所在。
以后我們的孵化中心將分四步走:第一步,普及階段,對感興趣的學生進行初期培訓。第二步,今年暑假成立創業園,“孵化”過的學生經選拔進入創業園,也就相當于股市中的大戶室。創業園由15個團隊組成,制定月營業額目標,實行淘汰制,這15個團隊相當于15家企業。第三步,在Cye.com.cn創業園的基礎上成立創業學院,開發創業區,支持學生創業。第四步,與淘寶網、阿里巴巴合作,成立河南網絡產品服務中心,對外承擔網絡產品外包業務,讓更多的學生像何永亮一樣網上創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