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奮吃不了苦,就創不成業
從小中介到年營業額近500萬的公關傳播公司,回首創業歷程,任鋒最大的感受是兩個字:心酸。2001年至2003年,是武漢市手機銷售的黃金時期,幾乎每個周末手機賣場都有路演。任鋒既是老板,又是員工,不僅要搭舞臺、調音響,還要寫串詞。一次國慶節前夜,他坐著的士跑遍三鎮檢查準備情況,忙完已是凌晨5點。
2002年胡戎剛創業時,武漢市的企業大多沒有信息化的意識,她拿著黃頁每天打出100多個電話,往往全軍覆沒。過了兩三年,情況才有所好轉。
幾位嘉賓都誠懇地說,創業路上雖有無限風光,但更多的是難以想象的困難和痛苦,只有咬牙堅持,才可能迎來成功。
項目不懂、不感興趣的不做
“我兒子現在是家裝設計師。家里愿意給啟動資金,但是兒子找不到切入點,不想創業。”座談會上,一位母親替兒子“求醫”。
胡戎直言,這位“80后”沒有興趣,根本不具備創業條件。創業應選擇自己最熟悉、最感興趣、最容易獲得資源的項目。任鋒說,自己也涉足過服裝生意,但缺乏管理經驗,現在家里還有6000多件服裝積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