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發現,大學生創業企業中,有近一半的企業人數在5人以下,5到10人的企業占了35.92%,11人到20人的創業企業占了11.33%,20人以上的企業只有3.56%。而且在大學生創業企業中,有45%以上的創業企業考慮歇業或者已經停止營業。只有22.98%的企業運行良好,另有31.39%的大學生創業企業僅僅維持收支平衡。因此,依靠大學生創業能夠在短期內帶動就業并不現實。
不過調查也發現,大學生創業的成熟企業規模都相當可觀,大部分企業的資產在數億甚至十億元以上。因此調查建議,在創業導向上應該更加明確,創業只是為大學生提供一個平臺。事實上,調查也發現,盡管創業大學生的百分比連2%都不到,但是有60.85%的大學生認為有機會就要創業,有14.37%的大學生認定自己一定要創業,考慮創業的大學生比例較之前兩年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說明創業的想法正在大學生中逐漸得到認可。
“先就業攢經驗再創業”
創業的想法已經在大學生中如此普遍,但是大學生對于創業的時機選擇,卻與企業給他們的建議大相徑庭。
調查發現,有創業經歷的學生中69.58%都選擇了在校期間就創業,有16.18%的學生選擇畢業當年創業。只有14.24%的學生選擇畢業5年內創業。但是對于大學生在校或者畢業當年開始創業,企業界卻是持保留態度。調查發現有71.99%的受訪企業認為大學生應在畢業后先工作一段時間再創業,有14.10%的受訪企業認為大學生可在離校前就著手創業項目,而對于畢業后馬上開始創業持支持態度的企業只有8.38%。
上述調查結果,并非說明企業不贊成在校學生參與創業,更多地是出于企業對在校學生創業能力和素質的擔憂。而對于大學生創業企業失敗的調查也印證了這一擔憂。調查大學生的創業企業發現,影響企業成敗因素中,“自身能力、資金條件、市場環境”這三個選項的選擇比例超過了3成,被學生認為Cye.com.cn是自己創業失敗的最大原因。而“經驗、資金和社會關系的缺乏”則被大學生認為是自己創業的主要障礙。這就不難理解大多數企業對于大學生創業的建議是“先就業攢經驗再創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