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平安勵志計劃創業大賽北部賽區決賽舉行,獲得這項創業大賽一等獎的項目將獲10萬元的創業基金。來自清華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對外經貿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等8所高校的十個項目的創業團隊進行了北部賽區的PK賽。比賽中,同學們的表現讓評委產生擔憂,評委們建議對獎金的利用加強監管。
“其實七八萬元就可以啟動的創業項目,學生的計劃書預算卻把啟動資金定為125萬,明顯就是一個‘套錢’的計劃。這是現在參賽選手們的通病,創業啟動資金張口就是幾十萬。”被聘為評委的零點研究咨詢集團總裁兼董事長袁岳在看完一個“電腦維修聯盟計劃書”后這樣評價。袁岳認為,現在的大學生創業大賽因為舉辦得比較多,獎金也比較豐厚,使很多學生團隊產生了“為參賽而參賽”的趨勢。多數學生的計劃并沒有可操作性,只為贏取獎金而不求實際。在獲獎之后也是分了錢就散,并不去實施所謂的創業計劃。
參加競賽答辯的創業計劃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有的學生想創建舊衣改造店,有的想做多領域的一站式咨詢服務,有的想開辦都市生活館……學生們的計劃都很宏偉,每個團隊上臺都侃侃而談。但當評委們問到一些具體實施辦法時,很多同學都無法應答。北大縱橫管理咨詢集團執行董事陳江說,感覺這些年輕人有銳氣,但沒有注意“明天具體干什么”,缺少抓手,“考慮太遠”。
比賽中暴露的另一個問題是,學生缺乏個人技能和參與意識。陳江認為,創業最重要的是靠親身參與,但這些大學生的創業計劃中,很少有學生能掌握Cye.com.cn自己項目的核心技術,并且還都想做管理者,不想去做具體勞動。例如在一個“一站式咨詢服務”計劃書中,4個“項目創始人”明確地把自己列入管理者的行列:一個董事長、一個總經理、兩個高管;4個人還明確表示:他們只做管理工作。這種怕吃苦、不務實的態度很讓評委們擔憂。
大賽的評委們建議,應該對獎金的發放和使用進行監管,避免學生純靠“忽悠”賺創業基金。評委建議依照這些創業項目計劃的實際操作過程分批給錢,并對錢的使用進行監管,這才能引導大學生更實在地創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