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需要改進的地方
1、從沖破家庭和社會阻力的逆境創業,到尋求后援支持的順境創業。許多創業典型的新聞報道,似乎都是沖破世俗觀念、家庭阻礙,在人們的冷言冷語中逆境成才的,這種宣傳是片面的。大學生只有獲得家庭在人財物方面的支持,或者關鍵商務人士的支持,才能增大創業成功的可能性。所以大學生創業的第一個營銷任務就是要把自己的創業計劃向親朋好友推銷出去,獲得他們的首肯。
2、從好高騖遠,到腳踏實地。許多期望創業的大學生,創業的目標都非常遠大、設想宏偉,但這些創業計劃是大大超越創業者自身能力和可支配資源的,難免給人“眼高手低”和花架子的印象。所以還是要空降落地,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創業。大家都知道“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另外“不能當好士兵的將軍不是好將軍”。
3、從零資本的白手創天下,到適度資本創業。目前書店有相當一部分財經書籍都教人們做無本買賣、白手起家、“空手套白狼”,其實任何創業都是要啟動資本的,注冊企業、印盒名片、置辦行頭、設個網站也要幾千元錢,人們可能做到的是“低資本創業”,而不是“零資本創業”。
4、從創業前景過度樂觀,到正視創業的重重困難。我們發現,前些年40、50歲的創業人員,在前景預測上普遍悲觀、保守謹慎;而青年人普遍對前景樂觀、興奮。事實上,在企業初創期困難重重,大學生創業要對困難有充分的估計。
5、從充滿激情、熱血沸騰,回歸平和心態。大學生創業一定是熱流涌動的,我們也受到感染。創業實際是一種職業生涯,是一種事業方式,是一個成長的過程,單靠短期的熱情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有創業持久戰的平和心態。另外,大學生特別容易走自信乃至自傲的極端,在稍遇挫折后便走向自卑乃至自棄的極端,此時對榮辱更要有平常心。
6、從全新的、革命性的創業領域,到局部創新。大學生喜好做大事,往往對產業格局和生活方式是革命性的,頗有改造山河的成就感。但這也是超越自身能力的,不現實的。創業一定要有創新,但微小型企業比較適合選擇局部創新、小革小命的項目,集中在“小而特”、“小而!薄ⅰ靶《、“小而深”的方向上初創起家。
7、從哥們義氣平等協商,到突出核心人物。大學生創業常常是約幾個好友或志同道合的朋友來共同創業,大家平常都是哥們姐們,創業中也是江湖義氣,有事好商量,但是往往群龍無首,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后是一盤散沙,不歡而散。所以要有一個人挺身而出,成為創業團隊的核心人物,突出點“個人英雄主義”的作用,另外股份也不能平均化,要由核心人員絕對或相對控股。
8、從運用通用知識創業,到形成獨特專業知識技能。大學生畢業時的知識絕大部分是書本知識,大部分情況下是無法靠它賺錢的。利用大學內的豐富科研成果和教師的各種非職務發明可以增加創業的專有技術,另外,大學生還應該系統掌握創業行業領域的實用技能,在專業技能上要精益求精。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