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舊書也有好“薪”情
李紅梅,大學畢業后進一家工廠上班,工作沒到一年就遭下崗厄運。一氣之下,她索性做起舊書生意。
讀大學時,李紅梅就發現許多二手書店通常是將人家賣不出去的書籍抱到店里來銷售,卻忽視了顧客究竟要什么讀物。而隨著圖書市場格局的變化,目前現存的正規舊書店已為數不多,這就無形中導致舊書業的現狀已無法滿足市場和讀者的實際需求。加上近年來紙張飛漲,包裝精美的新書更是價格不菲,這無疑給二手書市場留下了巨大的交易空間。
李紅梅認為,時下做什么生意都要講定位,而做舊書生意的定位就在于——業精于專!根據現實情況,她打算主營社會性科人文革類書籍,從而形成自己的特色。
書店開張沒多久,為增加有效的交易渠道,李紅梅還開設了網上交易(主要是學術類著作),意在便于與同行交流。現在,網上交易量已占到書店業務總量的15%。此外,李紅梅還銷售一些基本不贏利的書籍,這樣做可穩住老客戶、爭取新顧客,從而帶動其他生意。增設“寄設”業務,又是李紅梅的新招。這一招則充分站在顧客的立場,也宣揚了書店的誠信之本。此項業務主要面對那些有書卻不愿賤賣的顧客,他們希望手上有價值的舊書能像字畫一樣寄在店里由老板“代銷”。“代銷”成功,老板收點“代勞費”。小小的二手書屋如此這般經營了一年,現在李紅梅的書店每月有3000元的純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