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撈小蝦”也是一種境界
程布惠,湘西瑤族的山里人。大專畢業后,她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當她看到城里人很喜歡山里的土特產時,就想到將老家邊遠山區那些純天然的山貨運到城里來銷售。打定主意后,程布惠先是帶了一小部分品種來到省城“探路”,結果大受歡迎,原因是:這種無污染的山貨,正是追求生活質量的城市居民最為喜歡的。嘗到甜頭后,程布惠立即在家鄉找了幾個幫手。她親自前往湘西山區組織貨源,并在省城租了一個20多平方米的門面,專門銷售農家山貨。沒多久,程布惠又將小店一分為二,一邊為批發部,一邊為零售部。為充分利用店里的空間,她又在靠門道的位置賣起了山里的苦涼茶。用程布惠的話說,這叫全方位發掘資源,半成品都堆放在店里,拿來燒成茶水賣,利潤就提高了十多倍。這些苦涼茶品種有金銀花、野菊花、涼茶葉……幾乎全是山上野生野長的。
接著,程布惠招了兩個女幫工,一副放開手腳大干一場的架勢。一邊賣山貨,一邊賣熬好的苦涼茶。初次創業的程布惠,在短短一年時間里,居然靠賣山貨與賣苦涼茶賺到了10萬元。
賣酒,“賣”來半個老板
漂亮的臉蛋、苗條的身材,不可否認是時下女孩子求職的一種資本和優勢。可大學畢業的蒙沙因為沒有靚麗的外表,多次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為自食其力,更為爭一口氣,蒙沙放棄了外出找工作的想法,她想到了兒時家鄉的甜酒,“不如挑著自己家的糯米甜酒到大街小巷去叫賣,過一段時間就自己開店,雖然苦點,但畢竟是為自己打工。”說干就干,蒙沙放下架子,開始每天穿街走巷叫賣兩三個小時,一天下來也能賺到近20元。一個月之后,蒙沙獲利約600元,吃飯問題基本解決了。
就這樣辛苦了半年,蒙沙的甜酒生意有了轉機。一家酒樓的老板看中了蒙沙的甜酒。酒樓老板最后與蒙沙達成合作意向:由蒙沙提供技術并負責開發糯米甜酒系列早餐品種,酒樓則提供經營場地及開發資金。最后,扣除成本,老板與蒙沙各得50%的純利,每個月底結算一次。這次合作,可謂皆大歡喜。盡管頭一個月是一邊開發一邊營業,蒙沙也得到了每月900元的分紅。而從第二個月開始,她每月的分紅都在2000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