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抒己見
做足功課有備創業 要有失敗準備
宋迪,大學里讀計算機,現成功地經營一家餐飲企業。畢業后在西安高新區工作了2個月,認為不適合自己的性格,辭職后他選中了門檻較低的餐飲業。9月28日,是宋迪周年店慶,當初投資幾千元的小店面,如今有幾十萬的資產。他建議有創業念頭的大學生,做任何事情都需深入調查,做項目前多考察,不能盲目樂觀。
創業艱難貴在堅持
長發飄飄、愛背雙肩包的郭曉茹看上去依然像名大學生。可事實上,三年的創業歷程她已打拼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她創辦的英語培訓機構在市場上具有良好的口碑和相當的實力。她說,大學生自主創業,有挫折也有收獲,最主要的是堅持,不要放棄信念。
勤思勤學懂得借力
“我現在北京一家物流公司上班,以前的生意退出了,轉給朋友干了”,從學生到老板,又從老板回到打工者身份的李衛平告訴記者,自從畢業后他幾乎沒有在原單位好好干過,“我是一個對自己要求比較高的人,不想在單位做那些乏味的工作。”總結大學生創業的經驗,李衛平覺得剛開始最好不要單打獨斗,要找一個懂經營、懂市場的人合作,先跟著學,學他的經商之道、經濟頭腦和處世方式,然后還要有眼光發現商機。成就一番事業,需要借力、需要別人的扶持與幫助。
只要方向對路
大學畢業后在高校教學的束順斌,對工作中接觸到的市場咨詢行業很感興趣,而自己從學生到老師也沒有實踐經驗,因此決定“下海”。他希望40歲以后再回到學校教書育人,用自己切身經驗教育學生,努力做到傳道授業解惑。束順斌辦公司之初,舉步維艱,由于內地企業領導經營觀念相對落后,對市場信息的要求較弱,更談不上為市場調查付費,更多的只是在依賴行政關系和個人經驗,決策的主觀性強。現在公司服務過的客戶已達80多家,2005年公司發展到上海。他說只要方向是對的,總能看到勝利的那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