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后是否適合創業?
cye.com.cn
時間:2007-8-8 15:05:50 來源:《競報》
作者:王 碩 我來說兩句 |
|
 |
|
你具備相關能力嗎? 在確定了創業項目后,我們的大學生要先問問自己:我具備了從事這一項目的能力了嗎? “大學生創業,這不同于一般的就業。一般的就業,大學生只需要具有與工作相應的能力就可以。而對于創業,則需要具備綜合能力!眲⒂烙±蠋熃忉尩溃瑢τ诖髮W生起初管理一個公司,不僅僅要求其具有相關專業的技能,同時也要具有整合資源的能力、判斷市場的能力、人力資源管理能力以及相應的財務知識等各方面的綜合能力。由于我們的大學生缺乏這些方面的歷練,就需要學生們在創業的實踐中去學習!霸谶@樣的鍛煉中,我們大學生難免會遇到困難,也難免想放棄,這就要求我們的學生能夠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用求職的心態去創業。對于我們剛剛開始創業的大學生,他們沒有什么社會經驗,對市場上的一些規則也一無所知。那么,他們就是一群小學生,要用心學習,要經得起失敗。” 關于要經得起失敗,楊開倫則告訴記者,他從大二的時候就開始自己創業,這其中有成功,但更多的是失敗。通過這些經歷他總結出,大學生在創業的時候,只要判斷項目可行,即便面對再多的挫折也要堅持執行下去,而一旦判斷出該項目與市場相違背時,就要果斷停止。在被問及失敗的感受時,楊開倫笑著說:“創業者哪有不經歷失敗的?不過幸好我們還年輕,我們還失敗得起! 大學生要區分勞務協議 大學生畢業前后往往要簽署三份協議:實習協議、就業協議、勞動合同,但是不少學生和用人單位都不能區分三份協議的特點和效力。 實習協議是指在校學生通過參加實習單位的實際工作進行實踐學習,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的協議; 就業協議是指在校學生畢業前與學校、用人單位三方簽訂的協議,目的在于約束學生和用人單位在畢業后建立勞動關系; 勞動合同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義務關系的合同。 畢業前,學生有意實習,單位接納實習,雙方可簽訂實習協議,進入實習階段。如果雙方有意建立勞動關系,則簽署就業協議,除非一方毀約,否則就業協議的歸宿就是勞動合同。學生畢業后到單位報到,簽署勞動合同,就業協議失效。 實習協議、就業協議的本質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合同關系,雙方發生糾紛應直接訴請到法院,法院處理的依據是合同法及其他民事法律,不適用勞動法,不受勞動法的特別保護;而勞動合同的簽訂即意味著勞動關系的建立,如發生糾紛,則應先訴至勞動仲裁,勞動仲裁及法院處理的依據是勞動法。 在實習期間學生并不能享受到工資、最低工資、工傷、社會保險等勞動法法定的保障,雙方權利義務基本靠實習協議來自行約定,受教育法規及民事法規的保護。而就業協議指向未來勞動合同,所列明的未來勞動合同內容不得違反勞動法,但為保障勞動關系的建立則可約定違約金,如學生未到單位報到則應支付違約金并簽署解約協議以便于下一次就業。 實習協議的注意事項:實習協議往往被大家認為可簽可不簽,事實上簽訂是有必要的。對于學生而言,是證明這段時間是學習的一部分,有關糾紛可以在學校得到合理處理,而對于用人單位而言,可以確定這段時間是實習,而不是勞動用工。學生應該關注的是實習時間和實習補貼(如果有的話),而用人單位則須關注學生的真實身份。 就業協議的注意事項:應關注報到日期、未來勞動合同的期限、試用期、薪酬、崗位、福利、違約金等,這些都是未來勞動合同的主要內容,涉及雙方根本利益。 勞動合同的注意事項:對于勞動者而言,主要確立合同期限、薪酬、崗位、試用期,而對于用人單位而言很復雜,勞動合同的約定是保護用人單位利益的主要途徑。
|
免責聲明:
凡本網具體標明“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對本站文章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致電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