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學了,假期里大學生們有許多的時間來做自己的事情,比如旅游,比如培訓,比如娛樂,但還有這樣一些大學生,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他們早早地就開始設計自己的未來,他們有的準備創業,有的已經開始創業。是成功,是失敗,提前融入社會,走自己的路,對大學生們來說,都是人生中難得和關鍵的一次經歷。
進入二十一世紀,大學象牙塔里的莘莘學子突然發現,找工作對于他們來說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從2001年到200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逐年增加。2001年,114萬;2002年,145萬;2003年,212萬;2004年,280萬;2005年,338萬;2006年,413萬;2007年,495萬……這是一組來自教育部且不斷攀升的高校畢業生數字。然而,與之相對的是,就業率連年持續下滑,2002年底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為80%,2003年降為75%,2004年73%,2005年72.6%,到2006年,在接受調查的2006屆本科畢業生中,已簽約和已有意向但還沒有簽約的占49.81%,不想馬上就業的占15.02%,而沒有找到工作的比例為27.25%。
一增一減,這兩組數字非常直觀地告訴人們:大學生就業形勢目前很嚴峻,且在今后若干年,大學生就業將會愈來愈難。在如此嚴峻的社會壓力下,大學生的思想在漸漸轉變,一些人開始走向自主創業之路。我們國家和當地政府也根據情況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相關的優惠政策及條件。然而,大學生創業是不是他們走出校園,立足社會的一種新的渠道和方式?根據零點公司的調查,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只有0.01%,也就是說,成功率幾乎等于零。
掃描——
創業:想過說過沒做過
“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價值,證明自己的能力,要做一個成功的人。”
“是為了享受一種自由,不用打工,想做啥就做啥。”
“創業可以鍛煉自己,并且是一種樂趣。”
“是為了積攢財富,賺錢。”
“畢業后工作難找,創業可讓自己挑戰失業壓力……”
談及創業這個話題,絕大多數同學都有過創業的沖動和想法,說起創業的動機也都頭頭是道。但據本報記者調查,雖然昆明九成在校大學生畢業后都有創業的想法,但有創業決心的學生不到一成,而真正創業的人更少。
“創業我想過,不過不知道要做什么,具體怎么做也不太了解。”在校大學生張某這樣說。
想得多——大部分大學生都說自己有創業的想法,但是僅僅停留在“想法”上,問及準備做什么,該怎么做,則一概不知。而對于國家優惠政策、扶持大學生創業的基金和社團,我們大學生也大多不了解。在校大學生李某說:“國家有針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相關優惠政策?我沒有聽說過啊!”
反正我沒錢——“這些我都知道啊,不過我沒有資金啊,所以就沒有細想。”對于大學生創業,在校生黃某這樣說。有的同學對相關政策很了解,但是認為自己資金都沒有,還談什么實踐,當然也就不會去了解工商局、稅務局、銀行的有關情況了。
先就業再創業——還有一部分同學認為,創業時機不成熟,應先就業再創業,等自己先在社會上磨練一下,碰見好的機會,積累了一些資本再說。
沒想過——“我畢業準備考研。”“我沒有想過,畢業了回家再說吧!”據記者調查,不想創業的那部分大學生,一部分是因為想考研,一部分是想直接就業或是出國,當然也不乏等著回家“啃老”或是嫁人的學生。 無論大學生怎樣回答這個問題,自主創業的概念已經悄悄進入了他們的思想。

透視——
創業,我們為何舉步維艱?
眼下,雖然社會各界都為大學生提供了許多優惠政策及條件,比如說小額貸款、創業基金等,但是,在沒有擔保人的情況下,大學生很難以貸款的方式得到創業項目資金,而創業成功的大學生通過國家貸款來實現籌集資金的比例很小。所以許多大學生想自主創業也因資金問題而告吹。
外因:優惠政策還需進一步落實細化
吳同學,長安大學大三學生,他自己創業已經三年了。他說:“上大學三年來,我一共才從家里拿了8000元,其他的費用,包括學費都是通過自己賺來的。”
“我現在已經沒有做了。”這是小吳見到記者的第一句話。這令記者感到非常意外,因為把小吳介紹給記者的同學說他很有經濟頭腦,在創業方面做得很成功。問及沒有繼續做下去的原因,小吳說:“我沒有啟動資金,因此所做的事業就做不大,自己一個人零零散散做的話,只要稍微做得好一點就容易受到競爭對手的打壓,因此十分困難。”
對于國家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優惠政策,小吳似乎比較失望,他說:“就算是大學生也需要擔保人。”因為沒有擔保,銀行拒絕了小吳的貸款請求。
當記者問小吳到底想做什么,項目的發展前景在哪里時?小吳沒有直接回答記者,而是很神秘地說:“只要你能發現未來小市民主要會消費什么就能賺到錢了。”
大學生創業什么東西最重要?小吳的答案中沒有提及經驗、技能、知識、才智,更沒有說資金、創業項目。小吳認為創業最重要的是人脈關系。
創業必須得靠人脈關系嗎?一個大學生哪來的人脈關系呢?這個答案的對錯,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另一個問題。
4月份,昆明某報曾報道過有關大學生孫西平開冷飲店辦證的事。孫西平說:“我這幾天頭都大了,辦證的手續很繁瑣,我已經去了好幾天都沒有辦下來。”關于辦理手續優惠的事,孫西平也苦笑著說:“一共也就優惠600多塊,杯水車薪啊。” 在調查中,大學生的創業資金都是通過貸款之外的其他途徑解決,由此看來,國家優惠政策與現實之間還是有一定差距,政府鼓勵大學生創業,還需進一步落實細化相關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