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因:創業條件分析不充分
除了客觀因素,許多大學生創業失敗,主要原因還是自身準備不足。無論是從自身經驗,還是從自己的心態上,都存在一些問題。
蘇永福是云南師范大學大二的學生,目前在幫家里做石油生意,以前自己做過信息公司,也做過校園代理等。相對而言他有豐富的創業經驗、強有力的家庭后盾和從家庭中獲得的人脈,但為什么屢次嘗試創業都“沒有做下去”呢?
在師大校園,記者見到了蘇同學,他看上去很干練。話語間不經意透出的商業意識,證明了他這兩年在生意場上的摸爬滾打確有收獲。什么“融資”、“發展瓶頸”、“法律漏洞”,說得頭頭是道。當記者問到關于信息公司的問題時,他說以前曾創辦了一家信息公司,但賺了點錢之后就沒有做了。他說:“做信息公司的好處就是啟動資金不大,當時注冊資金是五萬元,有三萬元左右的資金在運轉。另外管理方面也不是很難,主要客戶是學生,只要市場經理做好與用人單位之間,以及學生之間的聯系,公司就可以運行了。”
為什么沒有繼續做下去?他說:“這個項目有發展頸瓶,到了一定的階段很難突破。而且由于某些學生和某些市場部門人員的誠信問題,造成了許多難以調和的矛盾,嚴重影響到公司的信譽度。還有,信息公司的贏利有季節性,只有假期會火爆一些意。”關于贏利問題,蘇同學告訴記者:“利潤是有的。但是由于以上的一些問題,用人單位不愿意承擔風險,我們就要花更多的錢去尋找工作,把風險轉移到公司頭上。相反,大學生又不愿意出很高的中介費。公司在中間就很難做了。”
采訪的最后,蘇同學說:“大學生創業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不能很好地去預測、評估一些問題,這也是大學生創業需要注意的方面。”
“對創業條件分析不足,這是我最大的失敗。”黃同學這樣總結自己失敗的起步。黃同學是西安理工大學2007屆畢業生,大學最后一學期,在一次次招聘會上受挫后,他最終發現了一個問題:因為缺乏對學生的了解,企業僅通過一次招聘會或一次簡單的面試簽訂用人協議,事后卻發現招聘來的員工并不適合這份工作,為此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于是,他萌發出這樣一個想法——辦一個不同尋常的求職網站。
黃同學隨即開始了廣泛的市場調研。他登門20多家企業,與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負責人溝通了這一想法,網站的特色服務內容得到70%的人的肯定。他介紹說:“我會用兩到三年的時間向外界推廣網站,吸納大學生和企業登錄,并向企業收取會員費。三年后,點擊量有了一定提升,廣告將成為網站盈利的又一渠道。未來,在繼續完善網站服務內容的基礎上,推出一系列衍生產品,我相信會有很大的發展前景。”但一個繞不開的問題是,由于黃同學并不會寫電腦程序,網站的建立必須由專業的技術人員來完成,這名技術核心人物在哪里?苦苦找尋數月無果,黃同學只好暫時收起創業夢想,先找份工作,給別人打工。 “合理的創業方案、資金和團隊是創業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之前我卻沒有認識到這一點。”黃同學感到有些后悔。他說,如果當初有人能給他指導和提醒,或許就不會出現這樣的錯誤,“學校應該開設創業指導選修課,給有創業想法的大學生一定的指引。”

創業:成功源于心態
“大學生創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良好的心態,而這種心態就是要準備好吃苦,樂觀向上,不怕挫折。”李春光一臉坦誠地說道。
李春光,中國大學生十大自強之星第六名,這是由團中央學校部與《中國青年報》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大學生十大自強之星”評選出來的。
22歲的李春光是云南民族大學物電學院在校學生,采訪他時,他一臉和氣,長得也十分帥氣,一身西裝革履的他很有企業家的感覺。李春光現在已是昆明桓智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和云南省學生聯合會創業實踐部副部長。在他與同學合伙的公司成立以前,愛好吉他的他組建過樂隊。后來,在云南民族大學創建大學生創業協會并擔任會長,發展了一年之后退下來開始他新的路程。2006年3月8日,李春光和云師大已畢業的兩個朋友一起創辦了昆明桓智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并任公司副總經理,主營圖書出版策劃、圖書發行推廣及圖書裝幀設計等。
李春光看起來自信、溫和,給人一種親切感,這種溫和或許與他曾經經受過的種種磨難有關。他說:“我16歲失去父親,在父親離去不久,一直很照顧我們家的大伯父也去世了。接著,母親在意外中左眼受傷幾乎失明。”有過痛苦,人才會成長,臉上才會有溫和的笑容。李春光平靜地說:“在沉痛的打擊下我輟學了,為了幫家里減輕一點負擔,開始自己打工賺錢,這連我母親都不知道。2002年,我在一位朋友的帶領下,到越南的北迷、布它嘎山地區以及文山麻栗坡等各縣市收購了一批貓、狗,運回紅河州后銷往各縣,第一次賺了600元。可有一次,我被騙了,我買了一條狗,路上一個人說愿意用1000元買我的狗,叫我去他家里拿錢,可是他在半路上跑掉了,我一個人又追不上,后來我只得回家借了點錢又繼續去做。這次母親知道我沒上學,罵了我。就這樣,通過販狗我賺到第一筆錢。到了2003年,在母親的強烈建議下,我又回到了學校,最后以僅僅比錄取線高一分的成績考上了云南民族大學。”
如果說之前的磨難使李春光獲得了從容、坦然的心態,那么他現在創業的成功則體現了他難得的才能。上大學以后,他不僅學習積極進取,而且勇于參加各種活動來豐富自己的生活。后來創建樂隊,接著成立創業協會,同時還成為了該學校一些老師的助手。正是在幫助老師做一些事情的時候,敏銳的他發現了一個很好的商機。李春光回憶說:“在跟老師們的接觸中,我發現有些老師有自己的著作需要出版,但聯系一個出版社并不容易,而且要出版自己的書需要出大量的錢,還很麻煩。自己就想:如果有人專門去跟出版社談的話,是不是可以把價錢壓下來呢?帶著這個問題,我自己先去試了一下,結果發現這是一個可行的項目。于是就仔細分析市場,得知很多老師都面臨同樣的問題,希望花較少的錢出版自己的書。同時,出版物的裝幀設計我也可以做,還可以做圖書的發行推廣。我找到已經畢業的師兄商談這一項目,沒想到那位已經有一年出版經營經驗的師兄與我一拍即合,于是我們就開始做了起來。”
經過一系列前期的調查研究,再加上一些市場實踐后,他們準備成立自己的公司了。然而,李春光又面臨著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資金在哪里?靠家里不行,銀行貸款沒有擔保人也不行。面對這樣的情況,李春光并沒有氣餒,而是以一種良好的心態不斷想辦法,無奈之下,李春光最終選擇了向自己的好友同學借。“說起來,不怕你們笑話,我創業的啟動資金是從朋友同學那里一點一點借來的,三五百都借。向二三十個朋友借款,終于湊了幾萬,其他的大部分資金由我的合伙人來出。”如今的李春光一臉輕松。
公司成立以后,并非一帆風順,中間遇到過許多困難。2006年3季度,他們公司連員工工資都發不出,但李春光覺得一定能夠熬過去,他對自己說:“一定要挺住,沒有走不過去的坎。”
“讓我欣慰的是,我們公司有一支比較得力且團結的團隊,全體員工齊心協力,在公司比較困難的時候,員工不是抱怨和無所事事,而是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李春光說:“大學生創業除了有一個較好的項目之外,創業之前組建一支比較好的團隊也是很重要的,這將有利于以后公司的發展,并且對公司的管理也非常有利。”雖然創業成功了,但是李春光依然認為:“雖然目前就業形勢十分嚴峻,但創業比起就業來還是很難。”
如果沒有良好的心態,沒有可行的創業項目,最好不要輕易嘗試創業。這是李春光的忠告,他似乎很是慚愧地說:“過去在擔任大學生創業協會會長的時候,只知道充滿激情地鼓勵同學們自主創業,但是沒有注意創業應該注意的細節。在我的影響下,會員中十來個同學開始創業,但最終都失敗了。”
“創業不僅僅是自己開公司做事,即使在給別人工作時,也要有一種創業的精神,才能把事情做好,才能真正鍛煉自己,才能有激情去用心做好每一項工作。”李春光依然是鼓勵大學生創業的,不過創業應該就像他所說的那樣——創業不僅僅是開一家公司或是商店,更需要一種心態和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