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不大的項目適合學生創業起步
第四屆“挑戰杯”萬易吉林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終審決賽日前在吉林農業大學國際報告廳正式鳴鑼,共有20所省內高校的萬余名大學生報名參加角逐。
近1/3的創業團隊帶著產品來參賽
白城師院的復興創業團隊甫一登臺就引起了賽場一陣騷動。并非因為這是一支清一色的娘子軍,而是因為她們搬上臺的幾座造型各異的仿真寶塔。寶塔近1米高,均用尼龍繩編織而成,色彩奪目,惟妙惟肖。“這就是我們即將批量生產的產品。”董事長趙永紅介紹,她們計劃成立一家繩編藝術進出口公司,主營古塔、壁畫、人物等繩編工藝品,其中繩編寶塔已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外觀設計專利”,并于2005年底注冊了商標,專利持有人將以技術入股,擔任公司技術顧問。目前,她們這家“準公司”已著手人員招募,對其進行免費技術培訓。
“創造天然健康面,打造綠色生活新理念!”當長春工業大學的“80后”面之隊,www.fswenwen.com喊著響亮的口號走上臺時,各位評委手中又多出了一袋包裝清爽的面條。蔬菜營養系列面,是長春工大食品科學系的研發課題,團隊營銷部經理張佳霖介紹,他們有好幾個參賽隊員親自參與了產品研發試驗。“賽前籌備階段,我們進行了大量市場調研,還搞了免費品嘗,消費者反饋不錯。一旦條件成熟,我們就將把它變成一個實地項目。”
記者注意到,在本屆大賽中,帶著產品或準產品參賽的團隊,幾乎占了1/3,他們大都準備在不久的將來,把參賽項目變為真正的創業項目,個別團隊甚至已經進入初期實際操作階段。
長春市科技風險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武敬東評價說:“以前,很多學生是為賽而賽,為獲獎而賽,專注于創業計劃書的寫作,把創業大賽變成了寫作大賽。如今,看得出,很多學生是為了創業而賽,為獲得指導、檢驗項目的可行性而賽,真正想創業了,這是一個可喜的轉變。”
可操作性強的原創項目受肯定
作為比賽承辦方派出的一支代表隊,吉林農大Tomorrow創業團隊推出的項目,受到了評委們的一致好評。
“體驗自然,留住青春。Tomorrow是一家面向學生市場,以‘校園映畫’為主打風格的攝影影像公司……”隨著市場總監張明明的動聽嗓音,臺前大屏幕上出現了一組組人物照片,背景音效則是照相機快門的“咔嗒咔嗒”聲。
據張明明介紹,她們公司擬注冊資本15萬元人民幣,以員工集資方式進行融資,采用“關系化”營銷模式,用低價策略,以實現多家連鎖為目標。團隊攝影師金海峰同學是省攝影家協會成員、中國新聞攝影學會成員,因此公司在人力資源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