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面臨的首要困難和障礙,不是沒有經驗,不是缺少資金,也不是沒有人脈積累,而是缺乏勇氣。”日前,在首屆長春市大學生創業指導培訓班上,吉林省實戰派微觀經濟研究人李長有,不斷向學生們強化這樣一個觀點。
據悉,本屆培訓班由長春市經濟委員會主辦,長春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長春工大就業指導中心承辦,意在培育校園創業文化,指導并扶持大學生創業。培訓班結束后,對于申報了適當創業項目的學生,主辦方將為其提供部分創業資金,并配備創業導師進行全程指導。為期9天的培訓過程中,記者注意到,主講人李長有在分析了各個業態的發展形勢、推介了諸多創業項目之余,反復強調“勇氣、膽量和信心”。他認為,勇氣不足,是大學生創業的最大軟肋。
對創業者素質的排序,第一是膽量
“大學期間,我想到了很多具有可行性的項目,但一直沒有付諸行動。”長春工大05級學生孫鶴承認,他遲滯不前的主要原因是“不敢嘗試”,他說:“我認為創業需要很多條件,比如資金、團隊、人脈和政府支持等等,自己畢竟還是一個在校生,我不知道自身是否具備創業素質,不確定自己行不行,對創業不是十分有把握。”
吉林農大06級研究生許延鐸雖然夢想著做老板,但是他打算等到參加工作后再尋找創業機遇:“作為一名學生,對社會接觸得太少,沒有創業所需要的經驗。同時,我認為自己還不具備承擔創業風險的能力,我的家庭條件很一般,贍養父母、成家立業都需要很大財力,一旦創業失敗,我擔心自己沒勇氣面對,所以我不會輕易跨出第一步。”
長春工程學院04級學生何厚道告訴記者,在校期間他曾做過一些創業項目,不過因“與學業有沖突”,都半途而廢。雖然他堅稱“創業的想法一直沒有放棄過”,但今年6月他還是與一家用人單位簽了約。何厚道說:“單位的工資和待遇都不錯,如果讓我放棄這份工作,選擇從零開始創業,真的需要太大的勇氣了!”
“對創業者素質的排序,第一是膽量,接下來才是智慧和情商。無數人做著創業夢,只有少之又少的人付諸行動,為什么?創業,是勇敢者的游戲。敢想、敢干,是創業者的首要資本。”李長有鼓勵大學生勇敢地邁出創業的第一步。
剛開始時就是 Learning by doing
采訪中,記者發現,也有很多大學生認為,自己并不缺乏創業的激情和勇氣,是其他因素構成了他們創業的障礙。
“如果沒有一支團隊,沒有幫手,就算再有勇氣,我認為創業也難以付諸實踐。”長春工大05級學生黃濤說。
吉大學生高文思則表示,資金才是大學生創業的最大障礙。2007年,他做了一家面向校內代理商的網上商城,試運行階段反饋不錯,但網站正式運行需要注冊公司、購置服務器和租用辦公地點,到現在,他還在“苦苦等待投資”。
工大材料系學生嚴冬認為,經驗和能力最重要。他一度為一個創業項目激情奔涌,進入相關領域實踐了一個階段后,他感覺遇到了很大挫折:“一開始以為是平的,一覽無余,了解之后才發現,原來是凹的,還有太多太多東西需要彌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