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學生們的觀點,李長有一一分析:“想創業和一定要創業,二者之間有很大距離。團隊是不是個問題?如果你真的下定決心開始創業,你會迫不及待、想方設法來為自己組織一支同苦共難、各有所長的團隊。資金呢?不只是大學生,任何創業者都會遇到資金問題,但啟動資金可多可少,關鍵在于項目選擇。挑選那些有創意、小投入的項目起步,滾雪球式發展,大學生一樣可以白手起家。”
“至于經驗,其一,即使你去別的公司打幾年工,創辦自己的公司時,你仍然是第一次;其二,坐車的和開車的,感覺永遠不一樣,有句俗話叫‘屁股決定腦袋’,很多人在企業工作了很多年,讓他當領導他仍然當不好,因為他從來沒有站在決策者的位置上思考過。其三,經濟形勢飛速發展變化,過去那些企業家的經驗,到了你這個時代,依然有效嗎?如果你進入的是一個新興領域,又向誰去學習經驗?”李長有告訴學生,當年他創辦自己的經濟顧問事務所時,這類機構鳳毛麟角,很多東西都是自己在創業過程中感悟出來的。
“不要把創業想得太復雜,也不要把它想得太簡單,創業路上風風雨雨,剛開始的時候就是Learning by doing (邊做邊學)。”李長有說。
個人創業,需要勇敢兼智慧
培訓班授課尾期,漢德文化傳播公司總經理戴劍飛,以一名創業青年代表的身份出現在講臺上。一上臺,他就要求全體學生起立,振作精神,伸出右臂往后指,并記住自己所指的位置。然后,他要求大家收回手臂,“用盡全部力量”重來一次。結果,大多數學生發現,自己后一次所指位置,比前一次起碼超出了半米。“個人創業,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氣和決心。一定要創業,一定要成功,帶著這樣鋼鐵般的信念跨出第一步,盡全部力量頑強拼搏,你會發現,自己實際上會比想象中走得更遠”。
幾年前,當戴劍飛走出藝術學院大門,毅然到長春闖蕩時,身上只有100元,女友對他說:你如果能成功,我就嫁給你。頭幾個月,戴劍飛就借住在某高校研究生寢室,第一筆收入,是推銷鍋爐掙到的5000元錢。從這起步,他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女友也早變成了他太太。總結自己的創業經歷,戴劍飛送給同學們6個字:膽識,決心和毅力。
同樣在培訓班上現身說法的,還有吉林省正彬木業集團營銷總監王連春。王連春從農大畢業后,放棄了國家分配的鐵飯碗,放棄了所學的園藝專業,進入市場營銷領域奮斗。讓他自己也沒想到的是,只用5年時間,他便實現了自己制定的十年規劃。談到創業體會,王連春說:“大無畏的勇氣,堅決的態度,腳踏實地的作風,實槍實戰的經驗——對于創業者,這些東西最可貴。”
“沒有超人的膽識,就沒有超凡的事業;沒有敢于承擔風險的心理素質,任何時候都成不了企業家。雖然我們鼓勵大學生勇敢地邁出創業第一步,但我們并不主張所有學生都去創業,因為成功與否與每個人的素質、能力有關。”培訓班結課時,李長有對同學們說,“勇氣是創業的先決條件,但勇氣不是萬能的。創業路上坎坷與荊棘密布,唯有勇敢者兼智慧者才能擷取最美的一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