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絡創業”的話題上,相對于一般的創業來說,確實有很大差別。首先,隨著互聯網在我國的迅速普及,電子商務作為一個新興產業發展非常迅猛,這從阿里巴巴的成長就可窺見一斑,B2B、B2C、C2B、C2C等交易模式早已流行,淘寶網更是廣為人知。其次,電子商務具有很多優勢,如突破傳統商務交易的時空限制,無限的虛擬商品展示空間(零庫存),以信息流替代傳統的商品物流,減少中間環節,實現異地實時交易等特點等等,最終表現為交易活動的簡化、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由此也就降低了從事網絡創業和電子商務的門檻,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與到創業中來。
也就是說,網絡創業相較與其他的創業方式來講,確實是一個低成本、低門檻、低風險(一定意義上的)、易上手(對熟悉網絡的人)的創業之路。特別是對于大學生而言,更是具有某些“先天”的優勢——現在的大學畢業生是在互聯網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他們比其他人群更接近網絡、更熟悉網絡,有更多的網絡知識和技能。從這個意義上說,網絡創業真的比其他創業方式更接近大學畢業生們。
然而,換個角度看,我國目前網絡經濟電子商務的發展還不夠發達,網絡交易的信用不足,缺乏規范、規則和必要的法律。這也是網絡創業者所必須面對的。而從事商務活動所需要的經驗卻并非大學生的強項,從學生轉換為職場人士,對大學畢業生來說,已經是一個很大的跨越;要自主創業的話,大學生的身份轉換就是從學生到老板,這需要Cye.com.cn更多的獨立性、開拓精神,是一個更大的角色跨越,要完成這個跨越,就需要大學生本身具備更多的條件。話說回來,社會不應期待有很大比例的大學生走上創業之路。
作為大學老師,我也不贊成廣泛地鼓動在校生創業。在校生主要的事情是學習,他們的專業各異,理、工、農、醫、人文、管理、經濟等等,有那么多知識要學、專業基礎要建立。而經商創業,要全心投入才可能成功,如果在校生把心思和時間全用于此,大學還能稱之為大學嗎?所以,一些院校在校生“淘寶創業”的案例,不應具有普遍意義,可以作為商科專業教學實踐的范例來看。創業是機會和條件的結合,而非先走一步者就一定成功,最好在大學畢業之后。每所大學都希望自己的畢業生成為進入社會的成功者,但不會希望滿校園在校生都是“老板”和“富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