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聲音———
網絡創業不應成為主流
義烏工商學院網絡創業的做法被媒體報道后,該校領導不遺余力地推銷著自己的模式——開辟2600余平方米“創業園”,提供學生免費工作室和倉庫;成立“創業學院”;專設新的創業課程,提供針對性培訓,且生意做得好還能代替學分。
對于高校同行,義烏工商學院院長賈少華曾撂下了不少狠話,諸如“每個大學生都能網上創業成功”。但在采訪中,一些高校的反應很平靜。
高艷霞(山西工商職業學院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目前學校對學生創業的指導以實體創業為主。在實體創業方面,開設有創業講座,能接受相關的免費培訓,在經過創業評審后,創業者能得到小額貸款,能得到孵化區專家的指導。相比起來,目前作為虛體的網絡創業本身運行并不完善,學校很難對有網絡創業意向的學生進行到位的指導。
目前很多網絡創業都有實體做基石,單純依靠網絡創業很難。此外,學校所在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也決定了不能將其他高校的做法簡單照搬。
鄒飛(暨南大學就業指導中心):學校也有學生在網上開店,掙點小錢,但這不是主流。網絡創業作為一種謀生手段還可以,但囿于電子商務本身的問題,難以做出一些東西。目前暨南大學正在考慮對現有產業資源進行整合,建立創業學院。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就業辦老師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目前還沒考慮照搬其他高校的網絡創業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