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原計劃招200人,但現在只招到了41名大學生。”青島高級技工學校負責招生的副校長吳大立說,主要還是大學生的觀念很難接受再到技校學習,怕人笑話。
青島高級技工學校是青島市政府主辦的“國家級重點技工學校”和“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金融危機也影響到職業學校的招生、就業。從2008年下半年至今,入校招聘的企業同比減少了50%,而出口的不暢也將直接影響到進口的減少。
但是,學校意識到,經過金融危機洗禮的企業必將加快自身調整,必然對高素質技能人才有更大的需求,這將為技能人才培養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據測算,2009年山東各行業對高中級技能人才的需求總量為114萬余人,2010年為131萬余人;而在高中級技能人才的供給上,2009年高職和中職學校畢業生只有62萬余人,2010年只有65萬余人,每年都有五六十萬人的缺口。
吳大立說:“大學生急于找工作,企業急于找高素質技師,面對就業市場結構性矛盾和人才培養、使用脫節的現象,學校組織專門班子進企業、進學校、進市場,深入了解各方面的要求和意愿,經充分的調研論證,去年年底推出專為大學生量身定做的‘大學生技師班’。”
他說:“‘大學生技師班’不僅符合企業對“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能解決部分學生的就業問題,更重要的是體現了一份公辦學校的社會責任感。”
按照最初的設想,這項培訓計劃共分為PLC程序開發與應用、電氣自動化、數字化制造技術和物流管理4個專業,共計劃招生200人。然而,到正式開課,只有40名學生,加上后來報名的1名學生,目前總共招到41人,在這種情況下,原計劃的4個專業也只剩下電氣自動化和物流管理兩個專業。
吳大立副校長為招生跑了山東省內5所大學,其中的感受頗多。
一所大學的學院院長說:“你們技校來招大學生是對大學的諷刺。”吳大立說:“我招大學生是對現行教育體制的批判。”
“大學工科學生,學機械的沒摸過數控機床。”吳大立說:“大學學的是黑板上的理論,黑板上開車床。”
“企業需要高素質有文化有技能的人。我們培養的學生有技能,大學培養的學生有文化,但在實際需求中存在空當。”吳大立說,“知識加技能,就業路暢通。”
盡管現實中,1個技校生有200個崗位挑選,而200名大學生可能在競爭1個崗位。但在大學招技校生,吳大立遇到的是同學們的不屑。
一所大學為吳校長組織了100多名大學生的說明會。但學校領導以各種理由不出面,只是委派院里團委書記出面組織。吳大立的同事講了十幾分鐘,大學生們就紛紛離席,最后只剩下3個學生在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