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商務高等職業學校07級學生任兆健,在今年9月舉行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上獲得一等獎。如今,他在學校開了一家“組合形象工作室”。憑借過硬的技術和周到的服務,小店的生意格外紅火,第一個月就賺了4000多元。
早在2006年,江蘇省教育廳就啟動職業教育創業行動計劃,為全省職業院校學生提供創業資金,搭建創業平臺,進行全方位的創業培訓和指導。3年來,全省像任兆健一樣成為“小老板”的職業院校在校生共有近萬名,創辦各類企業近1500個。
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民富之路。近年來,江蘇省職業教育適應經濟結構調整的新形勢,適應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和就業渠道多元化的新要求,在全省開展就業指導與創業教育,有效地轉變了學生的就業觀念,增強了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涌現出一大批學生創業典型。
江蘇把職業教育創業行動計劃的著力點放在建立健全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上,以創業教育帶動教學改革,改變原有的課堂教學模式。揚州商務高職學校校長周俊說:“學校把學生創業教育與教育教學相結合,免費為學生提供創業場所,并成立指導教師顧問團隊。目前,學校的學生創業園中已有動漫制作、旅游管理、工藝美術等15家企業。”
除了改革課堂教學外,學生創業成功最重要的是學校和社會能否提供良好的創業環境。據江蘇省教育廳廳長沈健介紹,江蘇鼓勵引導各職業院校結合本校專業教育資源積極開發成本少、風險小、操作易、立足實際生活的創業項目,指導學生開展創業實踐。同時,加強校內外創業基地建設,揚州商務高職學校、常熟職業教育中心學校等一批職業院校都建起了學生創業街或學生創業園區。
為了給學生創業營造更為寬松的環境,江蘇各地教育部門與工商、稅務、衛生、公安等部門積極合作,扶持職校在校學生開展創業實踐。一些有條件的學校還設立了學生創業風險基金或創業獎勵基金,鼓勵學生邊讀中職邊創業。
“大學校培養小老板,小老板成就 大事業。”如今,這一口號已在江蘇的職業院校中深入人心。記者走訪時發現,計算機維修、學生超市、汽車保養等各種校園創業項目層出不窮。雖然經營內容、模式不盡相同,但都是學生用所學專業技能在學校的支持下當上了“小老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