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廣東精子庫捐獻者九成五以上是大學生。伴隨著社會觀念的改變,補貼大幅度提升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捐精活動這兩年在校園內悄然“走紅”,甚至出現男生集中的高校去年已將今年配額用完的火爆場景。
廣東省人類精子庫負責人唐立新強調,捐精不是賣精,只是提供基本的誤餐誤工和交通補助。捐精可助人,他呼吁更多熱血男兒參與捐精。另外,根據醫學倫理學要求,一名志愿者一生中只能捐精一次,所捐精液只能讓五名女性成功受孕,為避免重復捐精,精子庫設立了指紋鑒別系統。
補貼費提價,捐精紅火
據捐贈活動的高校聯系人馮先生透露:“從去年開始,廣東給予精子捐贈者的交通及誤工補貼有了較大幅度的上升,合格者提升至每次300元,不合格者則為50元/次。合格者的供精次數一般為10次左右,每隔5~10天捐獻一次,每次結束后立即給,全程下來可獲3000元左右的補貼。”
馮先生表示,3000元的補貼不可否認是許多大學生考慮捐精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為“華工等學校太踴躍,去年已將今年名額用完”。該聯系人向記者解釋,每次組織捐精的人數為5~7人左右,其實每所高校并未設“上限”,但不同高校在數量上需要適當平衡。
95%以上捐獻者是大學生
“平均每年有四五百名志愿者完成捐精,去年比較多,有九百多人。”精子庫工作人員馬醫生介紹,精子庫保存的精液樣本已經排到1500多號。
據統計,精液合格率達到30%,比運行初期高了近十個百分點。省人類精子庫負責人唐立新主任告訴記者,目前捐獻者95%以上是大學生或者大學畢業生,其中碩士和博士比較多。
“江湖傳說”捐精是由工作人員幫助進行,網上還曾流傳所謂的“美女取精圖”。“哪有這回事,捐獻者要‘自力更生’。”馬醫生說,他們首先要在公共休息區等候,閱讀《人之初》等性健康科普雜志,然后每人到一個單間內完成捐獻。取精室布置簡潔,內有一張沙發床、洗手池、垃圾桶、紙巾盒。對面墻上貼有美女圖,掛著一臺電視,屆時可播放視頻幫助志愿者進行醞釀。通過一個窗口與實驗室相連。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