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行如漁民
蝦苗投放之初,需要喂養豆漿、鹵蟲和雞蛋糕,二人為此還專門購買了豆漿機磨豆漿。每隔四小時就得喂一次,一天需要喂六次料,有時累了,坐在椅子上一閉眼就睡過去了。為了按時喂料,手機鬧鐘成了他們最親密的伙伴,這一堅持就是半個月。
走進養殖基地二人住宿的平房中,一陣熱浪“轟”地涌上來。墻壁上橫七豎八地拉出幾根電線,接上電燈泡照明,一臺吊扇翅子上落滿了灰塵,盡管有些破舊,但它確實能給兩位大學生帶來些許涼意。一臺21寸電視機穩坐在桌子上,電視天線被捆綁在一根長兩米左右的木棍上,這臺電視還是學校楊遠航老師給借的。
在臥室桌子上還擺放著兩臺電腦(沒有網線,只能看電影),每次來基地時楊遠航都會用優盤拷貝一些電影?措娪俺蔀樗麄冏畲蟮南,與此同時,二人還借來象棋,閑來無事擺上一局,以此打發時光。
由于地處鹽堿地,水都是淡鹽水,不適合飲用做飯,他們不得不購買大桶純凈水喝,花五六十元錢買一車淡水做飯用,洗臉、刷牙都用淡鹽水。在家有父母做飯,在學校有食堂。而在養殖基地,方圓數公里之內不見一個村莊,生存成為一大問題。
回想起第一次外出購物,劉鵬不由地笑了起來。從早上九點出發,一直到下午兩點才返回!爸車罱拇遄右簿嚯x五六公里地,路上想找個問路的人都很難,第一次出去就迷路了,好不容易才返回。”
由于路途遙遠,他們一次購物就會買上半個月的,借用學校的冰箱存放,二人動手自己做飯。二人學會了搭便車,只要是經過養殖基地的車輛,總會被攔下捎帶物品,指導老師楊遠航也成為他們的采購員。為了節約水和減少外出購物,二人由三頓飯減到了兩頓,“一般早上喂完蝦之后就十一點左右,那時正好吃中午飯,下午五六點鐘再吃一頓,晚上兩三點鐘睡,實在餓了就啃包方便面充饑!眲Ⅸi如是說。
海邊空氣比較潮濕,被褥兩三天就得晾曬一次。蚊蟲也很多,二人的身上被叮起了很多包。
當問及在偌大的海邊曠野中生活,夜晚聽著海風呼嘯潮起潮落,夜晚還要到池塘喂蝦、巡邏是否害怕時,黃啟龍笑著回答,都是男孩子沒什么好怕的。
明年要擴大規模
現在兩個人都成了養蝦的“專家”,說起養蝦的投入產出,飼料配備等頭頭是道。蝦塘每年出蝦時間為4至11月,一般30至90天即可長到商品規格,期間利用抓大放小的模式,可循環捕撈2次,每畝的平均產量在500至1000公斤之間。通過觀察蝦的胃和腸判斷蝦是否吃飽了,如果沒吃飽則增加飼料等。
如今,二人經營的蝦塘成活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盡管現在已達到出售規格,但二人想再喂養一段時間出售,以期獲得更好的收成。
談起這段時間的感受,二人異口同聲地說累并快樂著。通過這段時間的經驗積累,二人稱如果此次養殖創業成功了,明年他們還會繼續養殖,到時候不僅要擴大規模,還要進行蝦蟹混養。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