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株洲縣洲坪鄉烏石垅村有一片棗園,和附近綠油油的水稻一起構成了一幅稻谷飄香棗樹成行的迷人景象,棗園邊上豎立著一塊醒目的招牌,上面寫著“大學生村官創業示范基地”。經過3年的生長,這些從北方引進的棗樹在南方的土地上成功開花結果。不過,作為帶領村民致富的大學生村官蔣脁輝,面對村民豐收的鮮棗,她卻犯了愁。“由于沒有資金,市場打不開,種植出來的鮮棗銷不出去。”本報記者陳張書 長沙報道
創業:種植棗樹示范基地
2009年,剛從湖南工業大學畢業的益陽安化女孩蔣脁輝,放棄了去沿海地區工作的機會,來到株洲縣洲坪鄉烏石垅村當了一名大學生“村官”。通過兩個月實地調研,她發現當地村民創業致富的愿望十分強烈,但一直苦于資金不足、技術缺乏、信息閉塞等難題。
在一次創業培訓中,蔣脁輝認識了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袁德義教授。袁教授告訴她,“金絲四號”棗是個適宜在南方種植的高檔鮮棗新品種,營養豐富、口感很好。經過實地考察,蔣脁輝決定先開辟一塊15畝的試驗地試種,引進優品紅棗“金絲4號”,創辦了株洲縣首個大學生創業基地。
然而,棗園基地引進的是先進栽培方式,初期投資非常大。為了不讓村民承擔投資風險,2009年11月,蔣脁輝拿出自己的全部積蓄,又帶著項目書跑政府部門爭取資金,向親朋好友尋求支持,好不容易籌集了10萬元啟動資金。土地急著要增肥,她找到周邊鄉鎮幾家大型養豬場,不厭其煩地給每個場主說情,以最低價格找到了肥料。村民不懂技術,她成立了優質棗園農民專業合作社,聘請專家傳授技術。
夢想:欲打造高檔品牌鮮棗
2010年5月份,蔣脁輝成功申報團省委大學生創業資金項目,使棗園基地走上正軌。2010年秋天棗園第一次掛果,按每畝1000公斤的產量、每公斤10元的價格銷售,一年就有10萬元的收入。在她的帶動下,全村有58戶農家跟著她一起參與到棗業發展中來,預計每年每畝可為農戶增收5000元。
蔣脁輝的棗樹夢想正逐漸成為現實。為實現對10畝棗園的科學化管理,蔣脁輝將棗園劃分為密植區、高檔鮮食棗區和育苗區,同時在土地里套種西瓜、香瓜等水果。如今,棗園基地已經走上正軌,村民們的積極性越來越高,蔣脁輝也從當初的株洲縣洲坪鄉烏石垅村支書助理兼團支部書記升任村黨支部副書記。
“我想打造高檔品牌鮮棗,走精品銷售路線!笔Y脁輝介紹,目前她已成立株洲縣優質棗樹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吸納農村會員。合作社負責供應種苗,提供技術和市場銷售,探索出產、供、銷一條龍的經營方式。她正計劃利用自己學包裝設計的專業優勢,對棗子進行統一包裝,走中高檔水果銷售路線。
發展:遭遇資金短缺
“我想盡快注冊商標,希望在兩三年內發展成為全縣知名的鮮棗品牌,在湖南市場上占得一席之地!笔Y脁輝說。不過,面對市場推廣,包裝設計等一筆又一筆費用,蔣脁輝犯難了,項目已經支出10多萬元,目前還沒有回本,并且基地要想長期發展,還需要一定的后續資金。蔣脁輝也想過去銀行貸款,由于沒有本地戶口,也沒有房產做抵押,銀行根本就不給她貸。
“沒有品牌就沒有市場競爭力,要想走市場就得有品牌!苯衲9月,蔣脁輝從一位同學那里得知郵儲銀行舉辦的“創富大賽”,活動不僅有獎金,好的項目還可以獲得郵儲銀行的貸款,最高可達2000萬元,于是通過郵儲銀行株洲縣支行進行了報名,希望通過該活動獲得銀行的信貸支持!榜R上進入冬季,棗園基地要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大棚改造,以及種苗的培育都需要資金!笔Y脁輝掐指算了算,加上今年市場的推廣等費用,預計需要20萬元左右。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