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省長李學勇就全省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在南京市進行調研。他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關于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人為本,積極發揮大學生人才資源優勢,通過創新體制機制、深化產業結構調整,激發發展活力,吸納更多大學生創業就業。
南京市大學生創業示范園是省和南京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與南京工業大學共同創建的大學生自主創業平臺,通過集聚相關政策資源,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已經成功孵化企業30家,在孵企業60多家,創業項目涉及新材料、新能源、綠色化工等領域。李學勇詳細了解示范園的運作機制,充分肯定省人社部門和南京市幫助大學生創業就業的做法和成效,指出大學生就業工作就是人才工作,要為發揮大學生人才資源作用、幫助他們創新創業創造條件。南京普照化工有限公司是園內一家大學生創業企業,主要研發生產節能環保型汽車工業用品。李學勇勉勵企業負責人說,創業很辛苦,也很有成就感,公司創辦時間不長,已經取得初步成效,希望繼續保持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工作作風,在創業就業路上走得更好,為帶動更多大學生創業就業做出樣子。當了解到這家企業主動吸納下崗工人,積極為公益事業捐款時,李學勇稱贊他們不僅追求創業成效,而且認真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希望更好地發揮大學生創業就業的綜合效應。
在南京市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內,多家用人單位正在舉辦大學生招聘活動。李學勇來到招聘現場,與用人單位和應聘大學生親切交談。當看到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28研究所招聘的對象是系統集成、程序員和軟件開發人員后,李學勇詳細了解招聘條件和員工待遇等,指出產業結構調整、經濟轉型升級是吸納和留住大學生的重要途徑,產業結構層次的提高有利于促進大學生就業結構的優化。去年9月,我省推出“江蘇就業e圖”,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通過互聯網或智能手機就可以查詢就業服務需求信息,已有1500萬人次登錄該平臺,7.1萬家企業發布150萬個崗位信息,45萬人找到了工作。李學勇聽取介紹后說, 下轉A7版
幫助大學生創業就業,既要提供面對面服務,也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網上服務,不斷完善大學生就業服務體系。
2006年起,我省在全國率先建立12333三級聯動人力資源保障綜合咨詢服務網絡,服務覆蓋全省所有縣(市、區),為求職人員提供了大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策咨詢、信息查詢、電話辦事、投訴受理等服務。李學勇說,12333服務中心,既是就業服務體系的重要平臺,又起到了政務公開的作用,要高度重視勞動監察維權服務,暢通渠道,讓群眾的訴求得到及時回應。
李學勇在調研結束時指出,大學畢業生就業事關經濟升級、民生改善和社會穩定。要進一步拓寬就業領域和渠道,引導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擇業觀,積極支持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加強就業服務和職業指導,努力做好就業困難群體幫扶工作。切實保障畢業生合法權益,大力促進公平就業。優化人才培養結構,突出教育與產業對接,專業和職業對接,增強學生就業創業和適應社會的本領。他強調,大學生是創新創業實踐中非;钴S的群體,大學生就業面臨一些壓力,既有就業不充分原因,也有結構性短缺矛盾,要深化產業結構調整,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把促進大學生創業就業與我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新征程的偉大實踐結合起來,激發他們創業就業的正能量,為譜寫好中國夢的江蘇篇章作出貢獻。
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楊衛澤,副省長毛偉明、南京市市長季建業、省政府秘書長張敬華以及省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調研。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