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事業從起步一步步擴展到成功,是年輕創業者們一直為之困擾的難題。那么,除了干勁十足的的萊勒(Lerer)父子——他們管理和投資了一家名為“萊勒風投(Lerer Ventures)”的,以紐約市為基礎的種子期風險資本公司——還有誰能更好地幫助解決這個難題呢?
老萊勒,肯(Ken),是 赫芬頓郵報(Huffington Post)的聯合創始人,也是知名網站Buzzfeed的董事長。他的兒子,本(Ben),緊跟著父親的商業步伐推出了男性生活方式品牌 Thrillist.com。
萊勒風投的這對二人組曾經投資了諸如Birchbox 和 Warby Parker之類的大品牌的初創階段。
在星期三 TechCrunch NY Disrupt 的訪談中,這對搭檔給出了幾個成功秘訣的關鍵詞。
1. ‘發瘋’一樣的激情
本開玩笑說,在他看來這是一個創業者的基本素質要求。雖然這是玩笑話,本強調說,比起實際做出的產品,他的投資團隊的的確確更關注創業人的激情和干勁。“我們考量的是人本身,而不是他所在的公司。”本進一步補充。如果他們一時疏忽太過興奮于一個項目或者產品的優秀,卻無意間忽視了人的重要性,那間被投資的公司多半就不會是他們的投資舞臺上表現最好的那個。
2. 從交流中學習
“當我創辦赫芬頓郵報的時候,我從別人那里學到了很多——總有某個人對某個領域比我了解的多得多。”肯如是說。他建議大家走出去跟社會上的人交流,不懂的事情就多問,多去見見那些擁有自己所欠缺的專長或者知識的人。
3. 站在消費者的立場
別去啟動一個你自己作為消費者都不會感興趣的公司項目。這個道理看起來很淺顯,但是很多人一心只想找到一個能一夜暴富的項目,對涉及到的產品或者服務根本毫不關心。正如周二的一個關于增加創業基金的獨立投資版塊中提到的,出于一個錯誤的理由去啟動項目的創業者們,等到項目進展變得越來越不順利,就該不得不試著從這艘破船上逃生了。“創辦公司的人得愿意成為他們自己的消費者,在我看來這一點很重要。”本說。
4. 利用好投資者
“沒必要跟你的投資者溝通太多——這種想法是個大錯誤,卻被忽視了。”肯如是認為。投資者們不是僅僅只能投資金錢,他們能提供廣泛的資源和建議。應該利用好他們的經驗,讓他們始終參與到必要環節中。
5. 學會調整和轉變
“成功的創業者們能夠看出調整的關鍵點在何時,而且他們必須在這方面有非常敏銳的知覺。”肯是這么解釋的,“畢竟你幾乎不可能會遇到某個神人,能一下子就拿出會讓你的業務穩步成功的終極完美企劃。”承認你犯了錯誤——或者你的目標變更了——然后用你的經驗教訓去修正你的新啟動項目的實施路線,事情的發展將會大不同Cye.com.cn。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