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聲透露,團市委目前正著手制定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培訓計劃,預計最快可在本月底前啟動。在這項計劃中,全市24個鎮區都會建立至少5個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首批對象將面向中山戶籍的應屆大學畢業生,35歲以下、畢業一年以上且尚未實現就業的大學畢業生,困難家庭大學畢業生。符合條件的大學生將在基地接受為期3到6個月的見習培訓,并能獲得最低補助。
此外,青年創業孵化基地也將同時成立,入園創業的青年可以獲得租金和信息等多項優惠。
另外,電子科大中山學院也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建中山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地點設在電子科大中山學院校內。“搭建專門的創業孵化平臺,為畢業即創業的學生提供創業基地,促進創業成果轉化,幫助大學生獲得更多創業經驗。”中山龍騰大學生就業市場的周莉告訴記者,該基地將為初始創業的大學生提供經營場地、政策指導、基金申請、技術鑒定、成果轉化等一系列綜合性服務,幫助畢業生帶著較成熟的項目走向社會。目前,已有6個創業項目申請入駐。
畢業于電子科技大學的楊帆,近日也向創業孵化基地提出申請,“如果入駐創業孵化基地,在場地上將可節省不少,此外基地提供的一系列服務,對公司未來有很大幫助。”
【學校之策】
創業教育將貫穿大學四年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電子科技大學創業聯盟會會長黃金(202,-5.01,-2.43%)飛說,近年來中山很多高校都在探索創業教育,但多通過“企業家講座”、“模擬炒股”、“擬定創業項目計劃書”等形式進行,難以滿足創業所需,而學生當前更迫切想掌握的是“捕魚”的方法。
中山職業技術學院大二學生小蔡一直以來都很想創業,但并不了解企業創辦的流程,直至上個月參加了學校舉辦的創業培訓班,終于從中獲得了實踐機會。
“今天,高校對學生的教育不能再僅僅局限于就業教育,還應當拓展到以創造、創新、創業為主題的創業教育。”周莉認為,大學要成為創造性人才成長的搖籃和“創業者的熔爐”,就要教會學生創業,而創業教育正是創業成功的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