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天氣忽冷忽熱,菜價也跟著變,比如我們進的一批竹筍,進貨時天氣還很冷,價格比平時高出6倍,但賣的時候溫度卻升高,價格一下子跌了。”這次危機一共損失了10多萬,公司的運營一下子陷入困境,但徐前并沒有放棄。
昨天下午,當記者聯系上徐前時,他正準備出門跟客戶談生意,“公司的盈虧不僅要看營業額,從失敗中獲得的經驗,是公司更大的財富。”雖然有過失敗的教訓,但徐前幷不打算放棄。
[調查]
49.4%的企業曾遭遇“資金不足”
今年3月開始,浙江財經學院東方學院和杭州大學生創業俱樂部共同進行了“杭城大學生創業企業調查”,他們先后走訪了浙江大學科技園、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創業園區、浙江理工大學大學生創業園區、浙大城市學院創業基地等杭州大學生創業園區,對近130家學生創業企業進行了調研。
調查顯示,在創業的大學生中,有57.1%的學生大學期間就開始創業,畢業后直接創業的占15.4%,工作一段時間后再創業的,占27.5%。至于創業的首要出發點,有78%的創業者提到了“挑戰自我,實現自我價值”,為了“解決就業”而創業的,僅有11%。
在接受調查的大學生創業企業中,運營情況大多比較理想,80.9%的企業“有少量盈利或基本持平”,3.37%的企業“很賺錢”,13.48%“有點小問題”,虧損較大的企業,僅占2.25%。對于這一結論,本次調查的負責人,浙江財經學院東方學院學生陳成陽認為,主要是因為調查對象的局限,“留在創業園區的企業,大多運營狀況良好,經營不善的那些,不少已經被淘汰了。”
調查顯示,“資金不足”是大學生創業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有49.4%的企業遇到過此類困境,其他障礙主要包括“經驗不夠”、“缺乏社會關系”、“缺乏人才和核心技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