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愿意投入哪方面資金來改善公司運營情況?”對此,49.5%的企業認為是“團隊素質的提高”,之后依次為“人才吸納”、“人脈渠道拓展”和“銷售網絡”。
對于創業的未來展望,大部分大學生創業者都比較樂觀。61.11%的創業者認為“前景很好”,26.67%的創業者“遇到了一些小問題,但會繼續做下去”,10%打算“賭一下,不成功便成仁”,還有2.22%的創業者認為“問題比較大,但目前還沒有解決方法”。
兩大問題:定位不準和缺乏理性
在昨天的杭州市創業項目無償資助評審現場,評委們還發現了大學生創業中兩大問題凸顯:定位不準和缺乏理性。
有一家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主要業務是代交社保和入戶手續、代理招聘、代發工資,注冊資金達到100萬元。有評委問:“你的競爭力在哪里?”大學生Cye.com.cn想了半天回答:“有一個比較有名的導師。”“雖然你是一家管理咨詢公司,但具體的業務跟管理咨詢其實沒多大關系,應該算是‘跑腿公司’。”評審們總結說。
一家公司說要生產大學生品牌女裝,評審起初很激動,因為從來沒人敢打出“大學生品牌女裝”。結果一詳問才知道,原來他們的意思是大學生創辦的品牌女裝,是25—35歲休閑風格的淑女裝。
“除了上面的定位不準外,創業大學生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缺乏理性。曾經有3個大學生創辦了一家網絡公司,申請到政府的創業資助。但不到一年,其中兩個大學生又分別開了一家分公司,想再申請創業資助。”杭州市人事局人才流動開發處有關負責人說,這就是不夠理性的表現。大學生創業,一定要有前景目標,全身心地把第一個企業經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