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什么是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
所謂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包括大學生村官、支教、支農、支醫、鄉村扶貧,以及城市社區的法律援助、就業援助、社會保障協理、文化科技服務、養老服務、殘疾人居家服務、廉租房配套服務等崗位。
13.什么是公益性崗位?
由政府開發、以滿足社區及居民公共利益為目的的管理和服務崗位。對符合條件在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的就業困難人員,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符合公益性崗位安置條件的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可按規定享受公益性崗位就業援助政策。
14.什么是公益性崗位社會保險補貼?
對就業困難人員的社會保險補貼實行“先繳后補”的辦法。在公益性崗位安排就業困難人員,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其為就業困難人員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給予補貼,不包括就業困難人員個人應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以及企業(單位)和個人應繳納的其他社會保險費。社會保險補貼期限,一般最長不超過3年。
15.什么是公益性崗位補貼?
對在公益性崗位安排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的單位,按其實際安排就業困難人員人數給予崗位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期限,一般最長不超過3年。
在公益性崗位安排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的單位,可按季向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申請公益性崗位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申請材料應附:符合享受公益性崗位補貼條件的人員名單及《身份證》復印件、《就業失業登記證》復印件、發放工資明細賬(單)、單位在銀行開立的基本賬戶等憑證材料,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審核后,財政部門將補貼資金支付到單位在銀行開立的基本賬戶。
16.我省實施高校畢業生學費補償政策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高等學校畢業生到蘇北地區基層單位就業、服務期在3年以上(含3年)的,其就讀期間的學費由政府補償。已經獲得高校或生源地助學貸款資助的學生,應將學費補償優先用于償付助學貸款本息。高等學校畢業生是:指省內外高等學校全日制普通本專科生(含高職)、研究生、雙學士學位學生2009年以后(含2009年)的應屆畢業生。定向、委培以及在校期間已享受免除學費政策的學生除外。
17.我省實施補償學費的地域范圍包括哪些?
包括徐州、淮安、鹽城、連云港和宿遷市所轄縣(市)和淮安市淮陰區、楚州區、宿遷市宿豫區。
18.我省實施學費補償的基層單位包括哪些?
包括縣級政府駐地以下地區(不含縣級政府駐地)的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包括鄉鎮政府機關、農村中小學、國有農(牧、林)場,農業技術推廣站、畜牧獸醫站、鄉鎮衛生院、計劃生育服務站、鄉鎮文化站等。
19.學費補償的標準和年限是多少?
高等學校畢業生學費補償總額=每學年補償標準×補償年數。每學年補償標準的上限為6000元,實際繳納學費低于6000元/學年的按實際繳納數補償,實際繳納學費高于6000元的按照6000元/學年的金額實行補償。補償年數按國家規定的標準學制計算。
高等學校畢業生自按協議在就業單位服務后,每服務滿一年即可獲得三分之一的學費補償款,三年補償完畢。
20. 學費補償申請、審核和資金撥付流程是什么?
(1)高等學校畢業生在基層單位就業后,在基層單位所在地的鄉鎮財政所領取并填報“申請表”,同時附畢業生本人與就業單位簽署的到蘇北地區基層單位服務3年以上的就業協議遞交鄉鎮財政所審核。
(2)鄉鎮財政所審核通過后,在“申請表”上加蓋公章后連同學生就業協議復印件報送就業單位屬地縣級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審核。
(3)縣級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審核通過后在“申請表”中蓋章確認,并填報“學費補償分年撥付審核報表”,報縣級教育局和財政局審核,審核通過后連同兩套申請審批材料于次年的5月底前集中報送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審核。
(4)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審核通過后,將審批結果通知各縣級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并返還一套申請材料到縣級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存檔。同時報省教育廳、省財政廳備案。
(5)縣級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在收到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的審批結果后,及時通報畢業生,并發放“學費補償分年撥付審核表”,畢業生到就業單位蓋章確認后,辦理學費補償,最后一次學費補償結束后,縣級學生資助中心將此表收回存檔。
(6)省財政廳收到省教育廳提供的審核結果后,明確省財政和高校畢業生接受地財政應分擔的代償資金額度,并在20個工作日內將省財政和接受地財政應承擔的經費指標全額下達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縣級財政分年度承擔的經費由縣級財政通過當年年終結算上解省財政。
(7)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在收到財政經費指標后,20個工作日內,按照國庫集中支付的規定將補償資金直接打入畢業生個人銀行賬戶中。
21.到基層就業如何辦理戶口、檔案、黨團關系等手續?
戶口可留在原籍或根據本人意愿遷往就業地區;人事檔案原則上由就業單位所在地的縣級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免費托管;黨團組織關系轉至就業單位,在工作期間積極要求入黨的,由鄉鎮一級黨組織按規定程序辦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