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免費培訓
可享受一次 免費創業培訓
為了提高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南京市政府將買單提供創業培訓。《創業細則》規定,持《創業證》的青年大學生參加有組織開展的創業培訓,每人可享受一次創業培訓補貼。由市人社部門面向社會公開招標培訓機構。符合條件的青年大學生到定點機構報名,定點機構按規定工作流程開展培訓。參訓學員信息實行實名制管理。培訓學員經考試合格的頒發《創業培訓合格證書》。
創業培訓補貼標準按照物價部門核定的標準執行,參加培訓的學員個人先全額墊付培訓補貼費用,由定點機構按規定的收費方式預收。培訓合格的學員自領取《創業培訓合格證書》之日起六個月內在寧領取工商營業執照、實現創業的,按照補貼標準的100%給予補貼,六個月內沒有實現創業的,按培訓補貼標準的80%給予補貼。學員在培訓合格后一年內可向市“大創辦”提出申請(也可由定點機構代理),經審核并報市財政部門核準后,按規定撥付補貼資金至個人市民卡。
5 生活費補貼
創業實訓期間 政府發補貼
為了增強大學生歷練商海的實戰經驗,這次《創業細則》明確,符合條件的持《創業證》的南京戶籍大學畢業生,每人可享受一次政府補貼的創業實訓。已參加創業實訓的,實訓期內不得再享受由政府補貼的其他培訓項目。
符合條件的學員在經認定的各類創業實訓基地參加創業實訓,實訓期為3-6個月,由政府每月給予最低工資標準60%的生活費補貼。開展創業實訓工作的各創業培訓定點機構和創業實訓基地享受服務費和實訓費補貼。
創業基地擴容
棲霞、江寧、浦口三個大學城 各建1萬平方米大學生創業基地
此前,南京市制定了扶助大學生創業的計劃,到2015年扶持大學生創業人數達1萬人,帶動就業人數5萬人。配合這一萬名大學生創業計劃,南京市將為大學生量身定做創業平臺,計劃建成大學生創業園(基地)20萬平方米,市級大學生創業示范園面積拓展到1萬平方米以上。同時,棲霞區、江寧區、浦口區在大學城內或附近,各建1個面積1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每個科技創業特別社區中安排面積不少于5000平方米的載體專門用于大學生創業。
這次《創業細則》提出,鼓勵在寧高校結合大學生創業園建立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站。指導站應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建有專門的就業創業指導工作室,指定專兼職人員負責指導站的Cye日常事務,定期開展就業創業指導,且在培養發掘有創業潛能的在校大學生留寧創業效果顯著。大學生創業指導站符合建設標準的,向市“大創辦”提出補貼申請,由市“大創辦”進行實地考評,經認定符合規定要求的集中報市財政局核撥經費補貼,按每個達標站5萬元—10萬元一次性撥付到相關學校。
創業培訓解讀
從政府貼錢給培訓機構到貼錢給學生 杜絕培訓經費遭遇“道德漏洞”
南京市大創辦落戶于水西門大街61號四樓“青年大學生創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已可受理大學生創業的相關工作,各區縣的大創辦隨后也將啟動。符合條件的創業大學生,一段時間后可根據企業執照的辦理地,前往各區縣大創辦申請辦理相關待遇。
記者昨天采訪大創辦的相關負責人,后者對“細則”中大學生最關心的“免費創業培訓”進行了解讀:人社部門認可并具有資質的社會培訓機構,對創業大學生的培訓流程變了,原先是由培訓機構直接拿著接受培訓人員的身份證號碼獲取政府的培訓資金補貼,現在是學生接受培訓前向機構繳費,獲得相關資格證書后申請領取政府的補貼資金。據透露,該項資金標準為1000元左右。
“多年來南京的創業培訓在效率和效果上都不理想,原因就是只管住了人頭,沒有監管跟蹤到效果。”該部門一位負責人表示,今后申請培訓的創業學生,將先把培訓費用交給機構,機構建立檔案、課程培訓及跟蹤服務,直至他考取相關的證書后,由大創辦審核,再把政策補貼費用打到學生的卡里,這樣確保培訓的質量,確保個人接受實際培訓,從而杜絕以往的“道德漏洞”。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