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博士因空氣污染放棄來陜
盡管人才資源豐富,“人才大省”聲名遠播,但一個不可回避的現實是,在全國浩浩湯湯的海歸回流大勢中,陜西盡管有所反應,但絕對稱不上熱情。數據顯示,目前,工作、創業在陜的留學回國人員僅占出外留學人數的8%。而從全國層面,這一數字早在2011年就超過了36%。樊瑛華拿出兩件小事,幫助我們了解陜西在吸引留學人才上所處的尷尬境地。
“6月2日,我在南京參加歐美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時,碰到一位從我們銅川走出去的叫韓鈺的留學生。他是歐美同學會北歐分會的副秘書長和瑞典青年華人協會的秘書長。交談中他告訴我,就在他組織留學生回國參加這次年會時,曾動員一位叫信倫的博士到陜發展,但這位學長說,他注意到西安是十大污染城市之一,為了他后半生的健康著想,還是不要去西安的好。雖然是開玩笑,但他最終選擇了南京。”
另一件事情是,在去年進行的留學生調研中,被問及為什么選擇陜西的人給出的答案集中在三方面,第一個是父母在陜西,他們要回來贍養老人;第二個是他們出國前曾跟原國內母校或單位簽訂協議,學成后必須回來效力;另一個則是,一部分人看中了西安相對較低的房價。
相關政策投入嚴重不足致吸引力不夠
到底是哪方面的弱勢導致陜西在海歸眼中魅力不足,而南京市玄武區的一個留學人員創業園,就能引進10位“千人計劃”人才?今年五六月,樊瑛華走訪了西安留學生創業園的15家留學生企業。9家企業、高達60%的海歸對省政府相關扶持政策不夠了解,使他感覺到,我省在留學人員創業相關方針政策宣傳推介力度上嚴重不足,另外,最主要的還是相關政策投入不夠。
“到目前為止,我省沒有一個專門針對留學回國人才的政策辦法,與之相關的‘百人計劃’,是作為國家‘千人計劃’省級層面吸引留學人員的政策,這樣的政策全國各個省都有,并不能算作我省的特殊政策。”
這樣的支持與兄弟省市動輒上百萬的力度相比實在太小。
每年1000萬元支持留學人員來陜創業
彌補這些缺失和短板,使陜西能在全國大勢下,借助“三高”人群的加入而熱情舞蹈,樊瑛華在調研報告里提出,除了完善留學回國人員創業相關政策,還應構建留學生創業交流信息平臺,設立留學人員創業基金等。同時,他也透露,陜西魅力勃發的希望之芽也在萌發,我省首個專項性政策——《陜西省留學人員企業經理人扶持計劃實施辦法》將很快以新聞發布會形式面世。
“陜西省留學人員企業經理人扶持計劃,在吸引留學人員來我省創業方面投入不算太大,但填補了我省在吸引留學人才方面的政策空白。”一旦開始,支持力度逐漸走高將可預期。根據介紹,相較以往扶持政策將目標瞄準那些在海外已取得成績的成功人士,這項全新計劃旨在扶持那些從海外學成歸來,帶著自己的科研成果來我省創業的留學回國人才。
每年,省財政將拿出1000萬元作為專項資金,支持那些經過遴選脫穎而出的留學人員創辦企業,逐步培養出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留學人員高新技術企業和一批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另外,還將設立“陜西省留學人員突出貢獻獎”,一次性給予獲獎者5萬元獎勵。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