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突破創業7關連載(3)
cye.com.cn
時間:2006-8-6 22:30:46 來源:創業網cye
作者: 我來說兩句 |
|
 |
|
聲明:創業網(www.fswenwen.com)被授權轉載《步步為贏:高效突破創業7關》,如須轉載請注明來源“創業網cye”及原作者、出版社。
《步步為贏:高效突破創業7關》
作者:辛保平,程欣喬,宗春霞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相關鏈接:高效突破創業7關連載(2)
連載之三
創業恐懼癥三:
信息之惑
恐懼起因:
一個消息閉塞的公司,只能是悶頭做蠢事。沒有一個創業者不想成為消息靈通者,誰都希望將有用信息盡皆掌握在手,但面對一大堆亂七八糟的信息,人們很難分辨哪些信息是有用的,哪些信息是無用的,他們不知道如何去處理洶涌而至的信息,不知道如何通過科學的方法,建立自己的“情報基地”。
對于創業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抓住信息并把信息變成鈔票的能力。
信息“恐懼癥”的典型表現
提起黃財和,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是說起堂和書店,說起曾經在深圳大街小巷穿梭售書的“流動書車”,深圳人應該不會陌生,黃財和就是這個書店和這些書車的主人。但是“流動書車”出現10年之后,人們已經很少能看到它們的身影了。如今的黃財和在深圳南山區南新路經營著一家很普通的書店。黃財和1993年首創流動書車,1997年已擁有600萬元資產,然而2002年11月時卻不得不終止流動書車的營業,黃財和正是成也信息敗也信息。
1983年,21歲的黃財和帶著僅有的100元錢離開了汕頭老家來到深圳。黃財和沒有多少文化,書只讀到小學四年級,經老鄉介紹,在筍崗一個建筑工地上當工人。一年后,黃財和開始在一些廠房門口擺地攤賣水果。當時街上有一個書攤,出售流行的瓊瑤、金庸的書,還有《讀者文摘》等雜志,他看到有很多外來打工人員很喜歡這些書和雜志。天性好動的黃財和不滿足于一年2000多元賣水果的利潤。于是在羅湖租了一間10多平米的門面,開始了書籍經營,命名為“堂和書店”,生意很快紅火。
黃財和并不避諱被稱為“文盲”,但“文盲”可以將書店經營得如此火爆,實際上正是得益于信息。說起書店當時的經營理念,黃財和說非常簡單,他每次進貨都是進兩三千冊,什么類型的書都少量進一些。看什么書好銷售,第二次進貨時再多進。選擇什么樣的書籍,他的信息主要來自顧客。經過多年積累,小小書店讓黃財和錢包慢慢充實起來。當時深圳書店少,很多顧客要跑很遠的路購買書籍。顧客的抱怨再次成為對黃財和有利的信息,1993年時,黃財和拿出30多萬元買了兩輛大巴,他把汽車進行了改裝,里面設有書架,取名為“堂和流動書車”,在深圳大街小巷流動賣書。
“堂和流動書車”是全國首創,這一新生事物的出現立即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也給深圳這只人們眼里的純粹經濟動物添上了一抹文化的亮色,是一件給深圳臉上貼金的事情,因而受到政府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書店發展順利,規模越來越大,由最初的2輛車增至14輛車,售貨員增加到100多人,流動車的庫存總量也由幾萬冊慢慢增到十幾萬冊,有時還供不應求,每天為社區居民和外來工送去知識,成為了流動的“精神糧店”。1996年,黃財和與弟弟又在東莞注冊了“興和書店”,并購買了2輛“流動書車”開展業務。
1997年,黃財和已經成為擁有五六百萬資產的老板了。他借對信息的重視起家,起家以后卻忽視了對信息進一步搜集和整理。隨著圖書銷售業的發展和完善,固定圖書網點開始逐步發展。從1999年開始起,堂和流動書車開始走下坡路。黃財和依然沒有從身邊不斷傳來的信息中察覺出問題的所在。到2003年6月,市政府辦公廳向堂和書店下達了119號文件,文件內說“流動書車將被固定圖書網點所取代,堂和書店流動車應退出特區”。他的14輛流動書車不得不停止了營業。讓黃財和事先沒有想到的是,車不流動了,也沒有地方停車了,如果14輛大巴停在正規停車場,一個月下來,光停車費就要上萬元。他只好將車輛停在偏僻的路段,承受常年的日曬風吹雨淋,車子破損得非常快。光是車輛的折舊損失就高達百萬元。加上倉庫內積存的100多萬冊書,書店由從前的一直贏利,飛流直下變得每月都要虧損好幾萬元。
|
免責聲明:
凡本網具體標明“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對本站文章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致電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