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劉亞力 董玲玲 李淼/文 王曉瑩/圖 代小杰/制表 第七屆華語電影傳媒大賞于上周在香港舉行了頒獎典禮,影片《瘋狂的石頭》在獲得的八項提名中一舉奪得了最佳影片等四項大獎,成為本屆傳媒大賞最大的贏家。“石頭”這個在網上營銷的影片再次為世人所矚目,中國電影營銷方式逐漸多樣化。業內人士不會忘記在去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上,當身著桃紅色曳地晚禮服、美麗動人的章子怡出現時,前往迎接的電影節執行主席馬可·穆勒向章子怡單膝跪下,口稱:“歡迎皇后娘娘。”如此驚艷一跪,業內人士驚呼:中國電影會吆喝了,好名已經在外了!

1《愛情呼叫轉移》
冰糖葫蘆串起12位大明星
里面有點小哲理,幽默之外還有點小收獲, 作為一部群星賀歲的商業電影,《愛情呼叫轉移》2000萬元的票房無疑是場大成功。正如影片的編劇所說,徐崢好似一根棍兒,串起了12個美女糖葫蘆,而這12位女明星本身就是電影最大的賣點。用請一位熱門女星當主角的費用,交換12位女星每人一兩天的客串,成本降下來,眼球卻吸引來,《愛情呼叫轉移》的明星陣容幾乎囊括了當下最熱點的女星。
在美國票房只占一部電影收入比例的40%,剩下的 60%來自于其他可經營的空間或衍生品的收益。“迪斯尼的一個產品能賣多少次?能賣多少個國家?不夸張地講,一個電影做好了有上千種盈利點,而《愛情呼叫轉移》目前做到了幾十種。電影必須按產業化的思路推進,產業開發的空間和價值遠比單一的電影產品的收益大得多。”
2《達 ·芬奇密碼》
四兩撥千斤
《達 ·芬奇密碼》在全球首映拿下2.24億美元的票房佳績,這和營銷策略有關。“除了用媒體做宣傳廣告,我們用的是四兩撥千斤的品牌綜合推廣。”索尼哥倫比亞國際影片發行公司張苗談起來頭頭是道,“我們收到的宣傳效果是投入3000萬—4000萬元的效果,而實際上我們只投了不到1/10甚至1%的錢”。
“我把奔馳汽車的顧客帶進了電影院,而愛立信把《達·芬奇密碼》的電影海報帶到了各個手機零售店。這種品牌的互動,宣傳渠道的共享,特別適用于市場廣大的中國。”張苗在品牌營銷方面的獨特創意,正好契合了他“《達·芬奇密碼》可以為任何商品解開財富密碼”的想法。
電影《達·芬奇密碼》的宣傳幾乎是無孔不入,和手機、汽車、食用油、互聯網、出版社等多個行業捆綁在一起。

3《夜宴》
借光世界杯
2006年夏天,在去年球迷們熱切盼望世界杯之際,王中軍要把《夜宴》推向這場體育盛宴。央視體育部《豪門盛宴》的主持人張斌也想到了《夜宴》與他的體育盛宴有某種相通之處。一拍即合,“這個夏天,這個王國,故事關于:激情、欲望、背叛、復仇;豪門盛宴,我們的夜宴”。《豪門盛宴》分別在18:50和1:00播出,隨著《夜宴》片花和足球場的鏡頭交替出現,球迷們過足了體育盛宴和《夜宴》帶來的視覺盛宴的癮,在影片放映的時候,哪能不去看看呢!
據說,王中軍在央視做了這么長時間的世界杯“晚宴”的廣告,沒有花錢,屬于資源互換,誰讓章子怡那張臉和球星的臉一樣具有品牌價值呢,這叫做王中軍的“1+1>2”的營銷戰略。 《夜宴》國內票房破億,誰說沒有世界杯的功勞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