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補型團隊很重要
投資人士普遍認為,創業不僅僅是好的創意,更重要的是具備執行創意的能力。“大學生在學校里接觸的人是有限的,更多的是同學和朋友。這些人很難在行業里面給你提供更多產業鏈上的資源。”一位風險投資公司高級分析師說。
“一個好的團隊應該是互補型的。”美國中經合集團董事經理陳少暉認為,大學生團隊要吸收不同背景和專長的人,包括熟悉管理、市場營銷、渠道、公關、政府關系等方面的人。“我們傾向于投資給有經驗的創業者,如果純是學生,我們一般不會看”。
王欣他們遞過來的名片上,除了美意網的標志外,什么頭銜都沒有。他引用阿里巴巴CEO馬云的一句話,“要是沒有1000個員工,就不要把自己叫做CEO。”
“如果現在有100萬元,第一件事就是要雇更多的人。”王欣說,美意網的4名核心成員都是今年剛剛畢業的本科生,請不到人,他們只能一個人做幾個人的事。王欣自己就同時做網站維護、寫促銷方案、找投資等幾件工作。“我們現在都不給自己開工資,僅僅維持能吃飯”。但人力成本對于他們來說,還是過高了一些。
“3個哥兒們都是上下鋪,大家都沒資源,這樣的團隊要創業會很困難。”張幃副教授說,他們需要有幾年工作經驗的人。
“我比較擅長管理銷售,他們主要是編程。”李金成說,他的團隊是一個互相學習能力很強的隊伍,能夠彌補社會經驗的欠缺。他本人曾工作過3年,比一般學生社會經驗豐富得多。
李金成17歲時中專沒畢業就出來打工了,3年里一共接觸過多少行業,他自己都數不清。他曾做過餐廳服務員、建筑工人,中途也和朋友一起創過業,但沒有成功。2004年,在電子科技大學成教學院就讀時,他成立了現在的工作室,開始了新一輪的創業。
一開始,Diigo公司看上的是他們的項目。但在和李金成的團隊接觸后,發現他們具備非同一般的創新意識和創業激情,很快就提出了并購團隊。于是,李金成和3名團隊核心成員加盟美國Diigo網絡技術公司,他們的大學生網站也同時并入該公司同步運營。
風險投資商的建議
“我們每個案子都有統一的標準、統一的回報壓力,跟什么人做的沒有關系。”美國中經合集團董事經理陳少暉說,但學生還是比較弱勢,實際運營經驗、對社會商業環境的理解以及個人的成熟度都比較差。
一位風險投資人士說,大學生創業在融資之前,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就是要保護好自己的創意。你能做,不代表別人不能做。當你有很好的想法的時候,不要急著拿出來給風險投資。如果想法泄露,投資商可能會覺得你不適合做這個,就把這個想法給別人做。
進入融資階段,商業計劃書的寫作也是困擾大學生的問題之一,“一定要把你的亮點展現給投資人”。你要先了解投資人從哪些角度關心這個問題,要針對他們關心的問題準備商業計劃書。內容上,首先要講你是做什么的,你的客戶都是誰,你為他們做什么服務,怎么賺錢,你有什么能力,你的團隊多長時間能把這個東西做起來,還要告訴投資人這個市場有多大,以及投資回報的周期,“這個周期可以三五年,但是不要更長了”。
“作為一個初始的創意投資人,特別是大學生,你的第一筆投資多半不會來自機構投資人”。對于一個早期的、不太互補的團隊來說,更重要的是找親朋好友這樣的投資人,或者專業投資人。你要跟這些投資人交朋友,讓他們知道你做的事情,拿出一定的成果,讓他看出你的團隊是成熟的團隊。
“我并不是特別鼓勵大學生在就學期間開始創業。”這位投資人士建議,如果你有一個很好的方向,未來想在這個領域做得很好的話,不妨到這個領域相關企業做一段時間,積累一些人脈。可能你的想法會改變,可能會繼續走這條道路。有一定的經驗和社會團隊關系,再實施你的想法,會更事半功倍一些。(實習生 黃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