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服裝的花色、款式是否好看、新穎,將直接影響銷售。同時,服裝的花色、款式變化快、周期短,經營者又很難做到即時應變,這是做服裝生意的人經常遇到的難題。面許保英同志卻善解這個難題,該店的服裝特色那就款式新穎。常聽人們說:“要穿時鬃服裝,就到許保英的服裝店去買。”可見她的知名水平啦。那末,她的店為哪些能有如此特色呢?關鍵有兩點:其一,自身有審美修養。她雖然沒專門學過美術,但她從小就喜歡穿戴,隨著年齡的增長,日漸喜愛研究服裝,從而增高啦對服裝花色、款式的審美程度。其二,善于搜集服裝流行信息。其搜集的辦法主要是聽、看、訪、查。
所謂“聽”,那就一地方聽取顧客對花色、款式的要求;另一地方是注意傾聽人們對花色、款式地方的議論。
所謂“看”,那就一看內外地市場情況,二看電視上的時裝表演和服裝展銷,三看報刊上的信息等。
所謂“訪”,那就直接尋問穿戴者其服裝的銷售貨源。
所謂“查”,那就對不便直接詢問的,就寄信或打電話、電報給相關個人或單位,跟蹤查詢。
一旦控制信息就搶時間進貨,捷足先登。
四、進貨要適銷、適量,簡稱“雙適”,是經商者一定把握準的關鍵一條。特別是經營服裝,既要適銷,又要適量,很難控制“準”。而許保英同志卻有她的特殊經營策略與舉措。她說:“我因此能準確進貨,主要做到啦三點:
一是控制當地市場行情:出現什么新品種?銷售趨勢怎么樣?社會存量多少?價格漲勢怎么樣?購買力狀況怎么樣?大體上能心中有數。二是編制要貨計劃,當然在進貨進程中也可應變修改。三是作風深入。在進貨時,我首先到市場上轉一轉、看一看、比一比、問一問、算一算、想一想,以后再著手落實進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