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 阿里巴巴徹底顛覆傳統,虛擬空間里的全球交易
理財周報記者 王小靜
阿里巴巴集團主要創辦人、阿里巴巴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阿里巴巴公司主席及非執行董事馬云持有阿里巴巴上市公司0.57%股權,按8月31日收盤價19.24港元計算,持股市值4.08億港元。9月上旬,馬云出售1300萬股股份,套現最多可達2.73億港元。
馬云是最早在中國開拓電子商務應用并堅守在互聯網領域的企業家。
1999年3月,馬云和他的團隊以50萬元人民幣在杭州創業,開發阿里巴巴網站。他根據長期以來在互聯網商業服務領域的經驗和體會,明確提出互聯網產業界應重視和優先發展企業與企業間電子商務(B2B),他的觀點和阿里巴巴的發展模式很快引起國際互聯網界的關注,被稱為“互聯網的第四模式”。
在發展初期阿里巴巴繞開了“燙手的山芋——物流”,而專做“傳遞產品的福音——信息流”。所謂信息流,即傳遞產品的信息。傳統商業是通過實物傳遞商品的信息。而阿里巴巴的電子商務,是用電子信息代替實物信息。依據中國電子商務界的發展狀況來準確定位網站。首先抓基礎,然后在實施過程中不斷捕捉新的收入機會。從最基礎的替企業架設站點,到隨之而來的網站推廣以及對在線貿易資信的輔助服務,交易本身的訂單管理,不斷延伸。其出色的贏利模式在不斷的運營過程中也隨之顯現出來。
阿里巴巴一開始成功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剛剛進入市場時,所有進入阿里巴巴的會員均以“免費會員制”吸引企業登錄平臺并注冊用戶,從而匯聚人氣,更多地是帶來了商氣,活躍市場,會員在瀏覽信息的同時也帶來了源源不斷的信息流,從而不斷地創造無限商機。阿里巴巴會員多數為中小企業,“免費會員制”是吸引中小企業的最主要因素。
后期又創辦了淘寶、支付寶、阿里軟件等一系列子公司。目前,阿里巴巴集團試圖打通所有子公司形成一個產業鏈,打造C2B2C新的商業模式。
2007年B2B在港上市,造就了很多百萬富翁。但是馬云個人持股始終沒有超過5%,一直是象征性持股。
王傳福 巴菲特看中比亞迪什么?也許是未來新能源的大贏家
理財周報見習記者 申鑫
截至8月31日,王傳福所持內資股占比亞迪公司總股份的27.83%,市值341.89億港元,其表哥呂向陽、公司高管夏佐全、楊龍忠總共持有21.61%,市值265.48億港元,巴菲特持有9.89%,市值121.5億港元。此外,呂向陽還通過廣東融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間接持股6.87%,市值84.4億港元。
從王傳福建立比亞迪那天開始,比亞迪就以一個模仿者的面目出現的。在電池領域,比亞迪與索尼進行了長期競爭,從開始的模仿,到目前已經在眾多領域超越索尼,比亞迪走的是一條從模仿到超越的路。
自2003年比亞迪進軍汽車業后,技術出身的王傳福,對技術研發依然保持了原來在電池領域的成功做法。
他首先在上海建了一個檢測中心,這一在當時的“多余之舉”,之后卻被證明極富遠見,因為隨后就發生了奇瑞旗云在俄羅斯的對撞檢測中被撞成一堆廢鐵的事件。
在進入汽車業后,比亞迪首先考慮的是先把試驗平臺打造好,避免出現類似悲劇。他先后在上海和西安的基地分別建了一條試車跑道,還建設了碰撞實驗室、道路模擬、淋雨、高溫等檢測實驗室。
在北京,比亞迪建立了亞洲最大的模具中心,為整車制造奠定了基礎。此外,比亞迪還為美國克萊斯勒等國際巨頭生產企業模具。
從生產電池到造車,比亞迪像袋鼠一樣繁衍了一個又一個新業務,汽車只是最年輕的一個。這是一個以需求為主導的時代,滿足需求比技術創新更為重要。
比亞迪的策略為“兩翼齊飛”,也會開發一些高端產品,比亞迪F6、F8是其向中高級轎車領域邁進的戰略產品。其中F8是中國首款具有硬頂敞篷的運動型家轎,在國內能夠掌握這種技術的企業不超過五家。
長腿、育袋和自我奔跑,從核心競爭力、產業延展以及市場運行三個層面,構筑了比亞迪制造的價值體系。比亞迪正是通過自我的奔跑,不損失一兵一卒就甩掉競爭對手。
吳光明 魚躍450家分銷商讓后來者無機可乘
理財周報記者 丁青云
魚躍醫療(002223,股吧)實際控制人吳光明通過魚躍科技間接持有魚躍醫療44.85%股權,直接持有13.16%股份,合計市值19.34億。魚躍醫療另一主要股東為吳光明的兒子吳群,持有11.39%股份,市值約3.92億。
魚躍醫療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康復護理和醫用供氧系列醫療器械的專業生產商,并通過X光機以及中央供氧設備等產品進軍大型醫療設備市場。魚躍醫療能迅速占領市場高地,得益于吳光明在產品投放節奏上的精準拿捏:產品選擇和研究階段謹慎保守,產品推出階段風馳電掣搶占市場。
在推出某一類產品之前,魚躍醫療對新產品的選擇十分謹慎。在掌握新產品后,魚躍醫療并不急于立即投放市場,而是根據市場供求需要,比照自身實力與主要競爭對手的差距程度來決定新產品上市時間表。如魚躍醫療早已掌握數字X射線等高端產品的生產技術,但是,仍然按照“以市場為導向”來確定每一年的主推產品,致使這些產品今年才正式推出。
一旦主推產品定下,吳光明迅速利用其強大的銷售渠道占領市場。魚躍醫療快速抓住國內醫療器械市場正處于高度分散階段、需求增長趨勢明顯的機會,看準某塊市場,利用規模優勢和渠道優勢快速填補市場空缺,搶占行業領導者高地。
吳光明將這一模式定為魚躍醫療的核心戰略,即通過對市場需求的研究及細致的內部成本核算,利用自身的規模優勢和分銷網絡,快速進入尚沒有領導者的產品領域,在短期內取得高收益。
吳光明非常注重銷售渠道的建設,不斷地強化零售終端拓展力度。魚躍醫療在OTC領域下了不少苦功,專門開設OTC事業部。目前魚躍醫療擁有強大的分銷商網絡,在全國大規模布局。全國共有450家分銷商,基本覆蓋了全國市場,而且長期都與經銷商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魚躍醫療在全國大范圍布局市場專區或者專營店,目前其擁有的市場專區在100-150家左右,到2010年該布局將發展成熟,以此推動其生產的OTC類產品的銷售,增強魚躍醫療在家庭康復領域的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