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6億天津奪地
華僑城因為游樂項目的嚴重安全事故正處于輿論的風口浪尖,但這并沒有影響其獲取土地的步伐。
7月1日,經過整整一天的拍賣奮戰后,華僑城奪得天津東麗湖14幅地塊,總建筑面積220.94萬平方米,總價約為36.56億元。
由于此次拍賣涉及14幅地塊,拍賣時間長達一整天。1日上午,天津華僑城先以22.31億元代價拍得東麗湖7幅地塊,總建筑面積111.39萬平方米;下午繼續拍賣另外7幅地塊,總建筑面積109.55萬平方米,總價14.25億元。
1日上午拍賣結束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華僑城董秘倪征,對于天津東麗湖地塊,他稱"確實為華僑城獲得"。不過他表示,近兩天一直圍繞"6·29"事故配合各方調查以及媒體咨詢,天津具體拍地的情況"自己都沒時間立即掌握"。
記者查閱天津國土局網站資料獲悉,本次出讓的14幅地塊其中有10塊為商住用地,其余4塊為商服用地。各宗居住用地建筑面積包括陽臺、閣樓及居住區配套設施建筑面積;出讓地塊范圍內涉及的小學、幼兒園等非經營性公建由受讓人出資建設,并在竣工后無償移交給東麗區政府相關主管部門。
資金壓力大增
兩個多月前的地產新政,讓華僑城資金壓力大增。
據地產中國網監測顯示,截至當前,一線及主要二線城市樓市成交量依舊位于低谷,房價持續高位運行,而樓市成交量何時能恢復尚需市場驗證。因此,華僑城在樓市成交量萎縮的局面下,下半年如果大舉推盤,將面臨推盤的壓力。
地產中國分析師周志明認為,華僑城新開盤樓面積不到6萬平方米,與公司今年計劃可銷售約68萬平方米相差甚遠。
更不利的是,國稅總局出臺措施將嚴查土地增值稅,華僑城土地增值稅預提占現金比例較高,其2009年底預提的土增稅17.25億,但其2010年一季度賬上資金只有40 .6億,占比高達42.49%.不少市場人士認為,一旦要求年內清算,華僑城資金壓力可想而知。
為了度過寒冬,華僑城通過香港的上市公司華僑城(亞洲)實現了曲線融資。6月初,具有海外融資優勢的華僑城剛剛通過華僑城(亞洲)完成7 .59億港元配股融資,并運用其中的6.72億港元向成都華僑城注資,令其所持有成都華僑城的權益由25%增至約51%.到目前為止,華僑城(亞洲)公布計劃參股房地產公司已經達到三個。除了上述成都華僑城外,華僑城(亞洲)此前已有連續動作,對武漢及西安華僑城進行了注資。
與其他地產商相比,獨特的“旅游+地產”運營模式也讓華僑城資金承壓能力高出不少。華僑城的旅游與地產開發資金周期互補,滿足各自發展需求。
華僑城主題公園旅游業務經過幾年的發展已進入相對穩定收獲期,東部華僑城、歡樂谷、錦繡中華、世界之窗等主題公園每年都可為公司帶來穩定的現金流,這部分穩定現金流可以部分彌補房地產業務初期開發由于集中投入帶來的資金缺口。
而此次事故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旅游業的現金流收入,讓華僑城的資金壓力雪上加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