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國內的外包還是比較分散的,規模都比較小,這在將來肯定會遇到發展障礙。事實上,企業規模小就無法參與國際競爭,這在離岸服務外包業務領域尤其突出。中國10大外包企業平均規模只有5000余人,這與國際領先服務供應商差距很大。另外,外包項目中往往富含商業機密和軟件版權,中國由于從前對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強,負面形象影響較深,因此成為外國客戶對中國產業環境產生質疑的因素之一。
李浩:我們借鑒了國際上很多成功的人力資源外包服務模式,在國內創新性地提出了人才租賃等業務,并將中國傳統的代理及派遣服務針對中國特點進行了差異化的模式轉變,從而讓我們的業務更貼合中國實際,通過提供全面的管理解決方案更好地服務客戶。在上海世博會期間,易才為大會提供了幾百人的租賃用工,租賃員工的良好姿態及服務獲得了客戶和參展方的一致認可,讓我們看到了這一業務的巨大潛力。
困境二 人才與經驗雙匱乏
問題:服務外包業所需求的中高端實際應用型人才較為匱乏,另外,由于發展時間短,公司在內部與外部的管理經驗上,還存在諸多的不足。
支招:與各地政府或高校合作,建立實訓基地或試驗基地,培養動手能力強的實用型人才,通過互派人才的合作或聘用國外人才,并創新管理來積累經驗。
趙士祺:中國目前符合外包需求的專業高端人才較為匱乏,人才提供和企業需求的錯位是當前中國服務外包供應的基本狀況。國內的企業,在未來幾年要想提高價值,就要在某個領域做別人不容易進去的行業,也就是要選擇一個細分的領域做深,所以人才是不夠的。然而,我們在人才的問題上始終存在一個錯配,很多大學生出來找不到工作,而外包企業也找不到人才。因此需要根據服務需求的不一樣,將人才區分開。比如像東軟、文思都有自己的學校,這些學校的課程就是以應用為主的。
另外,國內企業也缺乏給國際大型企業提供解決方案的能力。雖然在過去五年,國內有很多的外包企業成長很快,但是由于項目管理方面的經驗還不夠,因此導致他們只能做Cye.com.cn很多低端的服務。事實上,高端的服務就是做整個解決方案,涉及解決方案就是管理,而如何管理自己的團隊,管理項目的進度,國內企業的海外市場運作經驗顯然是不足的。因此,如何將一個大型項目逐級派發,每個人、每個項目組之間如何能夠做到無縫對接,同時達到最低的管理成本,是任何一個技術外包公司都需要解決的問題。
劉積仁:這個行業不像其他行業,依靠規則就可以管理,我們這些腦力勞動者其實是很難管理的,勞動效率也沒法比較,這里面有很多復雜的問題。目前,我們也在與各地政府合作建立實訓基地,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人。
另外,發展人才與找人才,這兩方面要平衡。一方面是自己做,但當你結構比較合理、資本充足的時候,就要將獵取人才結合在一起做。我們現在做海外業務,重要崗位上幾乎都是獵頭的人,新的業務發展也主要通過國際獵頭來尋找。因為國外的獵頭不允許你犯錯誤,而最大的錯誤就是給沒有經驗的人試驗的機會,這是和國內不一樣的。所以我們要找有經驗的人,特別是敢于要錢的人,這樣才容易獲得一個比較安全的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