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搶用戶的錢包
我得承認,在中國,用戶是最好糊弄也是最難伺候的人。
他們很善良很寬容,每天往牛奶里摻一點點水,每天在網頁里彈一兩個廣告,每天想辦法找他們收一兩塊買路錢,每天為達不到的承諾說句SORRY,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難的事。誰都理解,做企業不是學雷鋒,沒有收入怎么生存,吃不上飯又談何發展。
但我不明白,創業公司們為什么那么急于把商業模式變成贏利模式?
早期的企業,一個個還裝成讓利于民愿者上鉤的“姜太公”。一等到用戶規模上去了,“成功”似乎在招手了,就恨不得把電網漁炮都用上來。難道就是為了證明自己賺錢的能力?
中國的用戶,其實很容易見異思遷。只要你的服務總是低于客戶的預期,收費總是高于客戶的預期,那么問題遲早會到來。沒有比較還好,一有同行比較,問題就大了。想一想易趣的例子。在如今全民淘寶的時代,誰還記得這個多年前的本土C2C之王。易趣犯過的最大錯誤是什么?是急于找用戶收那么一點點管理費,證明自己的賺錢能力,而不是擴大用戶基數,深入把握中國用戶的需求到底跟美利堅人民有什么不一樣。
據說開心網今年的銷售收入能做到2億人民幣,但光把營收做上去就夠了嗎?營收是一個滯后的數字,它反映的是你以前的流量。但你未來的流量才能決定你未來的營收。做廣告都是看你過去的東西,沒有人會因為你兩年以后怎么樣,而給你投廣告。但一個做自己企業的人,怎么能不想到兩年后 呢?
事實上,開心網的最大敗筆在于遲遲不開放第三方API,總想把能賺錢的事都自己做。等到如今不得不開放的時候,用戶已經不想跟你玩了。
柳傳志老講“蓋房子要先夯土”,用戶就是企業最重要的地基,地基打得多實,未來就能長得多高。 本新聞共 6頁,當前在第 2頁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