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些再大些?
商業競爭從來就不是一場百米短跑,而是一場終點不明的鐵人三項賽。
四年前,我跟連續創業家季琦聊天,當時經濟型連鎖酒店行業看起來還前景無限。我問他,最重要的事是什么。他毫不猶豫答是開店擴張。全行業都是同一個想法。因為酒店的出租率動輒超過90%,用戶的要求不高,企業的管理架構遠沒有到承受極限。但此后,金融危機爆發,奧運會收成遠不如預期,物業租金暴漲,即使是行業老大如家也不可避免地出現虧損。
季琦后來承認,點醒他的是一句“規模不重要,質量最重要”,74歲的雅高酒店集團創始人杜布呂把這句話對季琦說了三次,作為對三個不同問題的答案。
身處今天這個浮躁勢利的商業環境,意志不堅定的創業者必須警惕日益PE化的VC。他們很現實,只要你有可能成為下一個XXX,他們會給你開出你從未見過的高額支票,鼓勵你長得大些更大些。但如果你做成前三名也不能賺錢,那么他們會直接把你從公司趕走,然后把公司賣掉。中華英才網就是最好的例子。
凡是風險投資扎堆的熱門行業,正在成為批量制造“平庸”公司的垃圾場,從連鎖酒店、教育培訓、Web2.0,再到今天的電子商務。
在美國,零售商協會連續兩年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Zappos、Amazon、Overstock這三家網站持續占據美國最佳零售商的前五名。這表明,B2C電商已經代表了美國零售業的最高水準。而在國內,低價品促銷+廣告轟炸來誘惑消費者,利用信息不對稱來維持毛利率,仍是國產B2C的主流玩法。除了各家的LOGO不同,你在國內主流B2C網站首頁上看不到任何個性特色和價值觀訴求。每家公司關心的只是更快的增長,更多的品類,更高的曝光率,只要新用戶的涌入總是超過老客戶的流失就不怕。
問題是,當我們這些用戶都被當成“小白鼠”的時候,這樣的贏利模式還能持久 嗎? 本新聞共 6頁,當前在第 4頁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