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要火
經歷了一年多的人氣、市場培養,“微博”這東西終于有點要火的跡象了。
證據一:這幾個月全國各地的媒體都在為微博內容開設專版、專欄。有的還忙不迭地到各網站上選秀,統計和評選“微博達人”。
證據二:這幾天隨著舟曲抗災,有媒體開始大肆宣傳“手機+微博 ”在救災前線向外界報道災情的事跡,大有“微博帶新聞走入新時代”的豪情。
證據三:像當初博客剛興時一樣,已經有一些彼此處于競爭態勢的知名藝人,開始在媒體和粉絲的眼皮底下,利用在微博發毒舌言論,玩起了明貶暗損的眼球游戲。
……
不管微博會不會像近幾年的博客一樣,再為我們演出一遍從“深入人心”到“可有可無”的成長軌跡,它作為最新的大眾傳遞、交流信息的載體和手段,這一點已是絲毫無疑。偷懶和趨利本就是人的天性,前者來自使用者,后者源于開發和推廣商家。
微博的懶惰和趨利
先說懶惰——當初博客的流行,本是為了方便那些不具備文章寫作條件和能力的人們,與外界溝通和發言的需要。一篇幾百字的博文,自然比一篇起碼千來字的正式文字要好寫得多——基本上都是“自命題”,不用經歷題材篩選、內容審查、構思布局,還允許在常識和用詞上錯誤百出!不過博客再怎么省事和自由,內容也時不時老要去更新,天長日久下來,還是一個不小的文字工作量。現代人壓力大,一般對文字又沒有太強的責任感,一旦在寫字過程中感到辛苦,進一步偷懶的想法自然會生出來——每篇最多一百四十字的“微博”便應運而生。
再談趨利——自打有了商品和資本流通以來,人類所有托福于科學的日用發明,都是生產者為了無限榨取利潤,而推向市場的。博客——網站,網站——商業廣告,博客、網站——其他傳媒,傳媒效應——廣告投資和資金吸納……“博客”問世以來所創造的嶄新牟利路線圖,“微博”遲早還要為我們重演一遍?催^一篇商業分析文字,說的是微博營銷和用戶人群分析。作者披露:某網站現有微博用戶兩千萬,預計年底會發展到五千萬上下,兩年后甚至有望過億!這家網站現在還有數百家企業作為它的注冊商業用戶,總估價值據說已經達到了八、九億美金……
這個時候,再回過頭來看微博上那成千上萬條的“一百四十個字”,哪里還是什么性情、思想、時尚、喜怒、創意……分明不過是一堆在嬉鬧中提前扔進郊外水塘的人生碎片。這些碎片的惟一價值,不過是以孩子式的天真,為網絡世紀的斂財者們,湊個熱氣騰騰的“人場”。也許這樣說讓人覺得過于悲觀、決絕乃至殘忍,但它卻可能最貼近未來人們回看我們這個時代的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