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之前,我有機會和周鴻祎坐下來聊聊喬布斯。 這是奇特的一對。兩人一中一洋,未曾謀面;兩人分屬消費電子和互聯網兩個領域;兩人中一個執掌著市值2000多億美元的公司,另一個還從未打造過一家上市公司⋯⋯但他們在某些方面又是類似的:充滿爭議性、富攻擊性、與眾不同。我無意標榜周鴻祎,但與他長嘆三小時的過程的確酣暢,周心思敏捷,又富商界經驗,便不乏有趣的見解。比如,周說從喬布斯身上他學到“企業的戰略是可以來自于細節”,他追求像喬布斯一樣提供“優雅的解決方案”,以及他認為自己在互聯網電視革命方面比喬布斯想的更遠。
以下為訪談摘要:
張亮:這次跟您來聊喬布斯,是因為喬布斯已經成為杰克·韋爾奇之后中國商界的一門“顯學”,大家都想從他身上學點東西。不過這后面有幾個問題:喬布斯什么可學之處?這個人是可以復制的嗎?外界對于喬布斯的推崇之中,有沒有什么南轅北轍之處?……不過所有問題之前,先來回答一個最基礎的問題:你覺得喬布斯是怎樣的一個人?
周鴻祎:我看過幾乎能找到的所有喬布斯的傳記,網上關于他的資料也看過不少,恐怕中國比我更熟悉蘋果的歷史的人不多。最開始我覺得他是個很桀驁不馴、有創造力的創業者,后來佩服他的是他能東山再起。不過呢,最近三年有一個全新的感覺。喬布斯從1975年出道到今天,干了35年——最近這三年仿佛是把35年的功力一掌擊出——他用一款iPhone干掉了諾基亞,再回過身來用iPad對微軟和英特爾發起很大沖擊,如果算上之前用iPod超越索尼。這幾個產品只是孤立的看,也不覺得別人想不出來,但喬布斯就好像進入了“飛花摘葉,即可傷人”的境界。那現在我覺得,喬布斯太偉大了,跟他的這些創新比,我們現在做事的格局都還不夠。
張亮:大概是這些成就讓喬布斯儼然成為了一種成功學。你怎么看這個熱潮?
周鴻祎:學喬布斯比較容易陷入兩個誤區。第一個是把喬布斯神化。我們都是人,就他是個神,那還有什么可以學的?其實喬布斯也是一個有七情六欲、缺點很明顯的人。比如他對員工比較粗暴,比如他早年的合伙人沃茲尼亞克也被他騙過,再比如他跟女朋友生了個私生女不承認。這些都應該讓你感覺喬布斯是個有血有肉的人,不是一個神,這才能去研究。第二個,你知道事后分析最大的問題是什么嗎?因為事后分析總是很功利的看做一件事兒對自己的好處,沒有看到完整的過程。不看來龍去脈只看孤立的成功,這就會讓你得出很多奇奇怪怪的結論。只看iPhone、iPad和App Store的成功,就好像說你看到所有的成功公司都有一棟獨立辦公樓,那你就得出了結論說“有獨立的辦公樓是成為偉大公司的必要條件之一”。這種把不是成功真正的原因上升為經驗,是非常害人的。現在有一些公司認為蘋果不過如此,不去學它的DNA,只抄它的產品,這肯定是錯的。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