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祎:我覺得不是這樣的。做產品,一定要做優雅方案,不要做完美方案。比如iPad,很多人列出來iPad的20個缺點,我覺得這個思考點就錯了。iPad用于工作肯定不方便,它不能多任務、輸入也不方便。但人家沒有設計成那個樣子。如果它的定位是去擊敗筆記本,那它到處都是缺點,它就死了。但iPad的定位就是一個娛樂工具——能夠滿足所有人需求的東西是沒有個性,而且你越追求完美,方案就越復雜,周期就越長。而創新追求的就是在一個點上打動人。
這個東西很復雜,我剛說使用產品時我能模擬主流用戶,但同時你不能被用戶牽著鼻子走,你要學會過濾用戶的聲音。因為每個用戶有每個用戶的想法,有的能代表一類需求,但有的你一看就只能說對不起,這個我做不了。
這是一個需要很長時間積累的事情。有的用戶需求你一看就覺得很重要,有的表面看覺得沒什么,但挖掘下去,能否看到用戶都沒有意識到的需求。 作為產品負責人,你永遠要想辦法去進球,而不是關注于不漏球,光想著怎么不漏球,也進不了球。
記者:你說做產品要追求優雅,但優雅這個概念很難定義的。
周鴻祎:誰說的?優雅就是用你最少的資源、最合適的方法去滿足用戶的需求,不要過度去解決。
記者:相信很多創業公司都在思考一個問題:該不該像喬布斯一樣精益求精再發布產品?
周鴻祎:不要等到產品很精益求精了再發布。事實上,我認為互聯網時代發布產品有點像參加聚會,你自己先說一個想法,別人再給你補充。20年前你做一款產品,要先做市場調查,天天要做計劃做預測,也不知道怎么獲得用戶反饋。但互聯網給我們提供了機會,你的產品今天發布,明天就能看到反饋,要充分利用這個優勢持續不斷的改進。所以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但想清楚沒有產品會做到完美。 張亮:在喬布斯的諸多決策中,有沒有什么是你認為明顯錯誤或看不懂的?
周鴻祎:他的AppleTV就很不成功,我覺得在這個問題上他想的還沒我想的明白。
當年我看陳天橋同志和他的盒子戰略不成功,就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后來我也買了好幾臺Wii,好幾臺PS3,好幾臺Xbox 360,有的送人,有的就當藍光播放機用。后來我發現,通過電視控制客廳是一個很大的戰略,絕對不能用做電腦的思路去做。就像微軟用Windows的思路去做手機和平板電腦失敗了,蘋果做AppleTV時也用的電腦思路:你要通過無線把你電腦里的視頻轉到電視上看。我覺得這個思路是極端錯誤的,普通人用遙控器連PC,立馬就不會操作了——我覺得電視是世界上要做到最簡單的電子產品,因為普通老頭老太太都得會用。
我投資了一家機頂盒公司,非常簡單,只要連上網,另一頭連上電源,網上所有的P2P的視頻資源你都可以看,沒有所謂的下載的概念。你設想下,你拿到一個盒子再接上電視,你的期望當然是五分鐘就能看電影,如果告訴你今天晚上看不了,明天早上再看,你就立馬沒有心情了。所以蘋果做AppleTV,還欠缺一件事,就是一張P2P網絡。
這次Google TV做的也不對,為什么呢?里面做了太多的功能,太復雜。我應該給施密特寫封信。
張亮:嚴格的說,蘋果并非互聯網公司。它有音樂業務和廣告業務,大家也在猜測他會進入搜索、社交市場,你怎么看蘋果的網絡戰略部署?
周鴻祎: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DNA。蘋果也有它的DNA,Google做硬件一定做不過它,但也許蘋果做搜索引擎就是做不過Google。我感覺他們對互聯網、對社區的理解還是差距很大的,F在它手里這么多現金,應該收購一些公司。
不過我個人認為有些東西是個命,就像蘋果能做高端市場,這種氣質學別人不來,這就跟你身上可以穿滿名牌但你的氣質就是不像一個英國三代的貴族。還是做最好的自己比較好。
張亮:最后的問題:你心目中喬布斯的接班人應該是什么樣的?
周鴻祎:再找一個喬布斯是不太可能了,應該是蕭規曹隨吧,他制定的方向和戰略,繼任者追隨,依然會是很大的公司,不過未來的機會可能抓不到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