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中國政府也對旅游業提供了直接和間接的大力支持。受亞洲金融危機的警醒,國務院在1999年推出的兩個黃金周假期(春節和十一國慶節長假)拉動了國內消費。另外還有許多國定假日鼓勵國民出游。
政府出資建設的一些大型基礎設施項目也對旅游業的振興點燃了催化劑,例如許多新建或改造的機場項目。相關報告援引中國民航總局的話說,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十一黃金周游客的增長數量要高于航班增加數量,分別為24%和5.3%,假期期間的載客總量達到575萬人。
另外,中國高鐵的發展步伐令人目不暇接。7月份,中國鐵道部宣布將投資1200億美元,用于今后兩年內發展鐵路,增加6000公里的鐵路線,在2012年之前將高鐵網絡總長增加到1.3萬公里。“高鐵網絡將提振旅游需求,尤其是前往二三線城市的旅游需求。這對于旅游業長期發展是重大利好項目。”蘇格蘭皇家銀行(RBS)香港分析師溫蒂·黃(Wendy Huang)評論說。據官方媒體報道,今年的十一黃金周期間,鐵路運客量創下新高,單日內就曾超過800萬人次。
成長的煩惱
浩華管理顧問公司的薩默斯也認為該行業領域的前景甚好:“[經濟型酒店領域]在住宿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發展道路依然很長。”但是這個行業也有利有弊,市場競爭將會加快和加劇,因為進入這個市場的門檻相對較低,酒店的啟動資金相對較少,因為酒店無需提供高級料理餐廳和各種禮賓服務,而且管理費用要低于高檔酒店。另一方面,在這個行業內,一些企業在為超薄利潤苦苦掙扎,甚至破產或被吞并,從而導致行業的重新洗牌。薩默斯說道,“大量品牌將不斷涌現,其中一些可能會自生自滅,因為行業門檻不高。但是這一行業的前景仍然十分向好。”(經濟型連鎖酒店品牌項目誠邀加盟商 http://jd.cye.com.cn)
孫堅表示,“目前我們還沒有發現類似于價格戰或市場容量有限這樣的問題,因為市場需求仍舊龐大。這一市場增長得極為迅速。如果看一看(經濟型酒店領域的)各個主要參與者的業績,會發現他們在過去幾年里都保持著很高水平的入住率。”
盡管前景一片光明,奧本海默的姜指出,經濟型酒店公司將會受到經濟景氣循環的影響,而且最近兩年來驚人的收入增長也不太可能會重現。“從周期性的角度來看,未來的增長幅度可能不會跟今年一樣令人滿意。中國在過去一年中出臺了大量刺激方案和很多政策來提振國內消費,另外,我們還舉辦了[上海]世博會和許多活動,這些活動都大大推動了旅游業的蓬勃發展,”他說道,“從短期來看,2009年和2010年是旅游業經歷的特殊的兩年。”
此外,姜還指出行業的快速擴張—各家酒店都計劃在未來一年里擴張酒店網絡)——這可能會給單位房間的收入帶來壓力,而這是酒店盈利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2010年第二季度,如家快捷的單位可用房的收入為171元,2009年同期為148元,上一季度為144元。
與該行業的其它市場一樣,中國的經濟型酒店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重要因素仍然將是他們經營物業的方式,即通過租賃以及實施特許經營戰略。孫堅指出,“中國的特許經營雖然不是新事物,卻也不夠成熟。因此,我們將公司的特許經營模式稱為‘特許和管理模式’。這就是說,特許經營店只負責尋找房產,再投資將其改建為一家酒店。然后,我們會派自己的員工擔任經理,負責人員招聘、培訓和酒店經營,這樣是為了落實標準管理流程,保證品牌質量。”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