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創下新高,快遞業也漲價了。
漲價主角是代表低端快遞業的“四通一達”(申通快遞、圓通速遞、中通速遞、匯通快運、韻達快運),除了申通目前按兵不動,其余4家均從11月開始漲價,平均漲幅為1.5-2元/票。
這4家漲價快遞企業,均在公司官方網站上發出《告客戶書》,聲明此次漲價原因是燃油價格上調和人工成本增加。
不過,在“四通一達”的競爭對手宅急送一位高管看來,油價和人工費只是這次漲價的誘因,真正的原因是“這些企業價格戰打得太猛,低成本競爭玩不下去了”。
中國快遞業務量增長有80%來自電子商務,而作為連接電子商務與消費者之間的“最后一公里”——快遞業的服務水平一直廣遭詬病。
“低成本、同質化的競爭必然導致價格戰和低水平的服務,”中國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說,“這次漲價說明,快遞業的增長模式到了轉變的時刻。”
漲價表象
從2009年底至今,快遞業已有3次漲價,而漲價始作俑者,基本都是行業低端企業。
從快遞價格及服務水平來看,中國的快遞企業分為三檔:以聯邦快遞(Fedex)為代表的外資企業、中國郵政EMS及順豐速運屬于高端;宅急送、全一快遞等處在中游;而“四通一達”和絕大多數民營快遞企業處在行業低端。目前,高端、中端快遞公司暫未漲價。
低端快遞企業以低價格搶占市場,平均每票同城貨物的運費在5-8元,“這個價格利潤非常薄,稍有變動就會虧本。”宅急送一位高管對本報記者說。
他提到“變動”是指快遞企業兩個主要成本變動:燃油價格和人工費。
率先漲價的圓通速遞在《告客戶書》中稱,“近日來燃油費的再次提價,進一步加大了我們的運作成本。”
國家發改委日前宣布,從2010年10月26日零時起,將汽油、柴油的零售價每噸提高230元和220元,柴油價格自2009年6月以來已整體上漲了2240元/噸。
燃油價格上漲提高了各類物流企業成本,不僅僅是快遞業,公路貨運行業的天地華宇和德邦物流日前均提高了運費,但漲幅僅為5%。相比之下,快遞業的這次集體漲價,漲幅達到20%-30%。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