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很多傳統的行業都在走連鎖加盟的行業,目前很多的連鎖企業都是富有傳統文化為背景的品牌。比如北京全聚德烤鴨、廣州陶陶居、福建清雅源等都是具有上百年歷史的企業。市場化運作的大多采用特許加盟的模式。 比如全聚德近期發布的年報顯示:北京除在北京地區完成1.5億元利潤外,除上海店實現贏利,其他地區京外直營店全部虧損。顯然,這種幾乎全軍覆沒般的擴張失敗,絕不是簡單的歸結為整體大環境的影響,或者物價的上漲。 縱觀中國的整個關于傳統文化特色的品牌連鎖行業,我們都可以發現,出現全聚德擴張中的問題,也同樣存在于絕大多數異地擴張的連鎖行業。那么作為茶葉連鎖行業應該怎樣的防微杜漸,應該怎樣的發展特許連鎖同樣擺在面前。 一、異地擴張為何水土不服? 1、憑感覺擴張 很多企業在進入目標市場前,沒有準確的數據,沒有科學的調研、分析,僅憑經驗、感覺進行取舍。不僅異地擴張時如此,同一區域開新店也不例外。這是擴張企業的硬傷。 僅以廈門茶葉品牌為例,近年來,CBD商圈、金融街商圈等商圈化崛起。這些地區高端人群聚集,市場容量巨大,不少茶葉品牌認為這是兵家必爭之地,不惜重金爭相加人。 這么火的市場,還需要什么樣詳細的市調?老板談生意到附近茶莊就可以了。但是茶葉消費有很強的區域性,不同的商圈,消費群體存在很大差異。這些區域中,有的以國有企業消費為主,有的以部隊和機關單位消費為主。有的以合資外資的金領、白領人士消費為主等等,他們的價值取向和觀念存在很大差異,消費區分很多。 相比之下,洋品牌在市場調研方面則做得十分到位。你可以看不起它,但是你必須佩服它的操作模式。麥當勞、肯德基為了了解一個地區的生活方式和消費能力,甚至分析該區域的生活垃圾,尋找相關數據。
2、想當然選址 小而言之,選址;大而言之,選擇戰略高地。 首先,考慮選擇在那級別城市;其次考慮選擇在那個區域。選址與是市場定位密不可分,什么樣的定位決定了選擇什么樣的店址。 中國人的口味具有明顯的地域性,比如北方市場對于濃香型鐵觀音、清香型鐵觀音的口感不一。但一些品牌茶葉企業,在異地擴張時,卻采用以收入標準或者其他標準為依據,把全國劃分為幾大經濟區,在每一個經濟區的中心城市設立旗艦店;待站穩腳步后,再以旗艦店為基地,向周邊的中小城市擴張的策略。 這種方法看似穩扎穩打,其實掩藏著不可挽回的風險;首先是市場定位、即這些地域的消費群體是否是你的目標客戶;其次是口味,他們是否認同你的茶葉口味;第三是品牌價值,他們是否會成為你品牌的忠誠擁護者。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