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品牌擴張一廂情愿 很多老字號,都是走過了百年風雨的經營過程。但是一異地擴張,經營情況就不容樂觀。 他們的有兩個共通的特點:首先,經營產品單一;其次,地域特征明顯,離開品牌原產地之后很難找到認同其口感的合適人群。 中國人有一種從眾的心理和懷疑心態——從眾,人越多的地方越有安全感;懷疑,就是相信自己的表面判斷,聽不得別人解釋。 為了打響第一炮,茶葉品牌在異地先開旗艦店、面積大、品茶區大、投入高,單店日常經營中壓力也大。但所有茶葉行業都有這樣一個導入期。在導入期內,既是給企業自己信心,也是嘗試給新顧客樹立信心。一旦導入期做不好,上座率跟不上,中國人的從眾心里就上來了:人越少他越不去;越不去人越少;人一少他就懷疑;這是不是直營店?品質和老店是否一樣?是不是出現什么問題? 4、人才缺失 人才結構的高度決定其企業的高度。但是茶葉行業天生人才貧乏,茶葉教育遠遠比不上茶葉行業發展的需要,整個行業人才素質明顯偏低,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茶葉行業用人危機,特別是基層的、一線的人員招聘非常困難。 雖然社會整體文化水平不斷提高,但是產業行業人才的素質并沒有相應提高。接受過正規、良好教育的人們都向往好的、受人尊敬的職業,所以茶行業很難招到合適的員工,招到的素質不高。在加上行業大多數都是創業者從小作坊發展而來的,其掌舵人是否具有很高的戰略意識,決定其人才觀。 茶葉行業特征非常鮮明,其他行業的高級人才難以轉型和適應,還有其薪資結構和工作時間等諸多問題,導致很多高級人才望而卻步。有些企業空降高管,但常常難以適應,沒有生存的空間。
二、異地擴張的建議 1、專業市場調研 在市場擴張前,能夠找到合適的市場調研公司是比較好的做法;實在不行,也得花一定精力去深入的了解下將要進入的市場狀況,比如市場容量、群體特征、競爭對手、潛在加入者、自身及對手優勢與劣勢、三至五年內的市場變化及競爭格局等。 2、異地市場再定位 茶葉行業在異地擴張,目標群體的口味習慣才是最重要的,消費能力倒在其次。如果消費者不認可你的產品口味,你再努力也沒有用。 很多茶葉品牌就是認為我們是茶葉之都,我們是茶葉的“帝王”,以福建茶葉為尊的思想非常嚴重。如果外地人到福建必定其購買福建的茶葉,這是福建的品牌優勢也是劣勢。這種劣勢的后果可能讓經營者因對其自身品牌及品牌價值過于自信,而輕易做出異地擴張的決定,導致“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的敗局。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