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舒服的企業比做強做大更重要
很多人在問,我們企業怎么做強做大,怎么做得更有錢?我認為中國這個文化誕生非常大的企業很難。
企業為什么一定要做強?為什么要做大?我認為企業要做好做舒服了,做舒服的企業,做好的企業比什么都重要。什么是好的企業,好的企業就是客戶滿意,員工幸福,股東覺得很放心,這樣的企業我覺得才是真正好的企業。其實我們覺得做大有大的難受。養公司跟養兒子沒有什么區別,不是多生幾個兒子就會發財,一個糟兒子把你兩個好兒子所有的資產浪費得一塌糊涂,所以我希望大家不一定要做大。
小企業經常說,老板大了,很多人會幫你做的,大了以后你不用干了,我發現企業越大,我越累,孩子越大,擔心越多。你既然在路上就不要后悔,選擇了就去做,這是你在體驗做企業的過程中,在路上一定有的經歷。
我為什么喜歡和小企業在一起?因為在他們眼中看到希望,期待和夢想,而大企業我們看到的是KPI,看到的是競爭,看到IPO,看到上市,資本和股東,再大的企業回到當時的夢想,回到實實在在的你,回到當時你為什么為客戶做,當時你的想法是什么。你選擇了企業你就不要后悔,要不斷的做好客戶、員工和股東的工作。我想,做企業,做小有小的樂趣,我在日本走過一些小店,這個小店門口貼了一個牌子本店已經成立今天是147周年的紀念日,我很好奇的一看,兩對老夫妻,一個女孩子說,這是我們做糕點生意的,147年以來我們只做糕點,從他講的過程中看到無比的幸福。
另外一個故事。幾年以前,星巴克的創始人,CEO霍華德·舒爾茨和我講一個故事,真實的故事,我覺得我們很多人去思考這個問題,去看看這個故事,挺有意思。他說到倫敦去出差,走過倫敦的牛津大街,這里是寸金之地,這里有一個很小的門臉,賣奶酪,賣奶酪跟賣鹽一樣,很辛苦,不賺錢,看到一個老頭穿的很干凈賣奶酪,他走進去問一個問題,說這條街的房租這么貴,你賺的錢能夠付得起這個房租嗎?老頭說,買10英鎊的奶酪告訴你。他買了之后,他說,你說到底付不付得起房租?老頭說,年輕人,你過來,把頭伸出去看看,這條街上的大部分的房子是我們家的。我們家世世代代以賣奶酪為生,賣奶酪不知道干什么,把這個錢買一個店面,今天賣成這個樣子。我今天就喜歡做奶酪,我兒子還在做奶酪,我們祖祖輩輩覺得這是一個幸福的行業。
企業做幸福了,你永遠舒服,不要去跟人家比,誰大,誰強,做快樂,做幸福,做愉快,我覺得這樣的才會真正的舒服,我一直認為,我們到這個世界來不是來做事業的,我們到這個世界賴是體驗生活的,是體驗做人的愉快。每個人就3萬多天,在座的人和我們一樣,每天過完之后,打一個叉,就越來越少好好過日子,不要老想做大做強,舒服就好。
善待員工,帶來的回報遠超過想象
我覺得管理一個企業最好的是通過文化,制度是去補充,彌補文化。一個優秀的國家和優秀的企業必須有文化來做。大家一直認為,美國的強盛是因為美國有很好的制度,但是大家想想,美國的強盛離不開他的基督教文化,他是有文化有宗教信仰,整個法制是基于完善和補充整個基督教體系。
假如你沒有一個很強大的文化體系,東拼一些,西拼一些,拿一些國外的法律制度未必能解決我們的問題。我們不是政治家,我們當不了政治家,我們現在企業家講著講著就講成政治,好像比國家主席還大。我們都是企業,我們可以通過企業的手段,可以通過我們自己的努力去完善這個國家,去完善人類的商業發展。我覺得今天我們沒有辦法,也做不了一個城市的文化,但是我們可以做好自己公司的文化。文化,無非就是什么是你的使命,為什么做?怎么做,價值觀體系,以及KPI,還有考核,文化一定是考核出來的,文化不是貼在墻上,有一個企業說,我們文化做得很好,4本雜志,5個會辦報,那個是宣傳,沒有用。我希望大家記住,最后影響你公司是否可持續發展,你員工是否幸福,客戶是否滿意,是因為你是否有優秀強大的文化,制度是來彌補發展這樣的文化。
我又要講一個我講了很多年的故事,這個故事影響了我,影響了我們的企業。1989年以前,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回來問,我們如何能夠做到這樣?這個故事就是說,豐田是如何打敗美國汽車的?大家有說戰略重要,有說設計重要,但是有一個故事說明問題。說在美國芝加哥,有一天晚上,下了大雨,有一個司機開了一輛車,刮雨器壞了,這個時候雨中來一個老人,這個人跑到車上把這個刮雨器修好。問他是誰?他說我是豐田公司的汽車的工人,我看到我公司的產品受到傷害,我有責任把這個修好。制度上不會讓你去看到壞車就修理,是文化,讓他做到這一點,我希望大家,假如你擁有這樣的員工的時候,你一定能夠成功,而這樣的員工是因為你有這樣心態對待你的員工,照顧好你的員工,你才有這樣的文化和這樣的員工。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