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抑制物價過快上漲的因素看,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1)國家控制通脹的能力較強。針對去年10月份食品價格上升較快的狀況,國務院于去年11月19日公布16項措施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短時間內已初見成效。目前我國利率水平較低,加息空間較大,因此,國家控制通脹的能力較強。
(2)全球經濟復蘇依然脆弱。總體來看,2011年世界經濟有望保持復蘇狀態,但仍沒有找到新的增長動力,世界主要經濟體的內外部重新平衡都還未取得突破,因此世界經濟沒有進入穩定增長的發展階段,復蘇進程緩慢和曲折,經濟增長速度將有所放緩。據IMF預測,世界經濟2010年增長4.8%,2011年增長4.2%。
(3)國內經濟增速將有所放緩。盡管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但經濟增長也面臨世界經濟趨緩、人民幣升值壓力增大、出口形勢不容樂觀、消費快速增長的難度較大和過高的投資率和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限制使投資高增長難以為繼等諸多困難,導致國內經濟增速將有所放緩。
(4)產能過剩對物價快速上漲形成抑制作用。我國產能過剩情況較普遍,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有21個行業存在不同程度的產能過剩,多數商品供過于求,這種局面對通貨膨脹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5)房地產調控政策有利于遏制房價快速上漲。國家高度重視對房地產的調控,在政策層面上有2010年4月份的“國十條”和9月份七部門聯合出臺的“五項措施”以及部分地方政府出臺的補充措施,在供給層面上則加大了土地的供應和保障房的開發建設力度,在資金層面上嚴格限制房地產企業融資。這些措施已經收到效果,房價總體趨于穩定,即將開征的房產稅將對房價產生進一步的抑制作用。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