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為了社會而存在的公益福利機構,即使在沒有政府支持的情況下依然可以長存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這種如老子所說的“天地因不為自生故能長生”一樣的辨證哲學值得我們今天的企業去學習。西方管理學家比德·德魯克也有同樣的觀點論述:“企業存在的目的與意義是創造社會價值與顧客價值”,但凡是獲得巨大成功且常青的公司都深諳此道。
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從零起步,在短短幾年間產值過百億,成為中國乳業龍頭。在傳統產業中,這樣的發展速度是違背經濟學原理的,但是事實卻真實的存在,原因就是蒙牛為以上提到的4類利益相關者創造了巨大的價值,社會則給予其同樣巨大的回報。蒙牛提出的“強乳興農”口號得到了民眾與政府的支持,因為,這首先解決了當地大量勞動力就業的問題,使一些奶農富了起來,同時帶動了當地整條產業鏈上的各家企業一同發展,上繳大量的稅金使曾經的貧困縣變成了全國的富裕縣,最后,優質的牛奶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因此,得到了社會的支持與回報政府免費贈送其土地,并且每生產1噸液態奶政府補貼100元,同時各方面都大力支持,銀行也主動為其貸款,而消費者大量的購買則是對蒙牛最好的回報。胡錦濤主席在2004年農村工作會議上對“蒙牛”大加贊賞,為什么會這樣?自然是其為社會創造了巨大的價值。蒙牛并非只是把為利益相關各方提供價值放在嘴上,而是踏踏實實將這些都落到了實處。舉兩個簡單的例子:蒙牛為了提高牛奶的純度,在牛奶閃蒸滅菌環節,蒸發掉更多的水分,使牛奶口感更好,純度更高,雖然這樣提高很多成本,但是顧客卻以踴躍的購買作為回報。在“非碘”期間,其它企業停產或半停產時,蒙牛依然保持充足的供貨,堅持不漲價并為災區大量捐款,得到了社會的贊揚。也正因為蒙牛對社會具有極高的存在價值,當遭遇三聚氰胺事件及其它危機時,社會各方都伸出援手,力挺蒙牛。相比同為乳品行業巨頭的光明乳業(600597,股吧),其為了獲利,回收過期的牛奶,生產回產奶、早產奶。違反了為社會創造價值的原則,結果為社會與消費者所唾棄,利潤與市場規模都不可與“蒙牛”同日而語。
企業除應該時刻想著如何為社會各方的利益相關者創造價值外,還要根據自己所處的行業,確定一個核心的經營使命,通過這個使命,來增強企業在行業中的重要性與價值。比如,世界聞名的霍克制藥,就是把使命定在為病人解除更多病痛上,當然,使命不是口號,制定后要所有經營活動都要圍繞使命展開,他們的員工以每秒鐘有6人因為使用其生產的藥品而緩解病痛感到光榮與欣慰,工作的動力自然比單純賺錢糊口要大得多。抱持這樣的態度使霍克公司的技術研發部門更快地研制出各種治療疾病的藥物,同時,他們絕對不生產對身體具有極大副作用的藥物,藥物的價格也很穩定。他們也為非洲等貧困地區免費贈藥。這些慢慢成為了霍克的企業文化,也成了他們每天運轉的原動力,自然,利潤在他們并沒想著如何獲取的時候自己就源源不斷地流進來了。相對的,還有很多短命的企業以賺錢為目的,偷工減料并壓榨員工,生產出的產品自然無法保證質量,損害了社會各方的利益,雖獲得了短期利益,卻斷送了企業的明天。
沃爾瑪的核心使命是讓顧客能以最便宜的價格買到優質的商品,秉承這一理念使這家由鄉村雜貨店起家的企業迅速成為今天全球最大的超市連鎖企業,年銷售幾千億Cye.com.cn美元的商業巨人,平均每周有超過一億人次以上的消費者光顧,僅在美國,其一年就通過便宜的商品價格為顧客節約了200億美元。沃爾瑪每到一個城市,就會把當地商品的平均價格降低10%以上,充分地實現了其追求的使命,同時也非常好地滿足了其它利益相關者的價值需求。其所到一處,都會解決大量的人員就業,同時帶動數以百計的企業發展,上繳的稅金更是驚人。這也是沃爾瑪到哪里落戶都會受到各方歡迎的原因,也因此成為了世界上最賺錢的公司。
迪士尼的使命是帶給世人歡樂,其一直堅持以為顧客帶來歡樂為目標,在迪士尼內部的每個員工都堅信并奉行著這種理念,所有員工都要帶著笑容來工作,為顧客創造更多的歡樂與美好回憶。迪士尼的創辦人華德·迪士尼直到臨終前的一刻還在病床上為小朋友畫著動畫。也正因為他的信念與堅持,讓迪士尼在幾十年的市場變遷中,不僅超越了當初比自己大很多、強很多的同行,生存到了今天,并且依然生機勃勃,不斷發展。縱觀世界品牌價值前十名的企業,多是可為顧客及社會創造不可替代價值的公司,他們也都有一個針對自身企業形態的核心使命,如微軟、通用電氣、沃爾瑪等。
我們的企業思考如何去賺錢的時候,應該改變思路,先從給予的角度切入,當“給予”的經營模式成立了,“回報”的經營模式也同時產生了。但是,注重企業的使命不能只停留在口號上,要將其作為經營理念來執行,由上到下,貫徹到企業的每個員工心中,也落實在經營的每個環節上,這樣才能真正的發揮作用。企業經營使命得到全體員工的共識非常關鍵,如果一個企業,從最高領導到最基層員工都能抱持著一個正確的企業使命,這個企業將有十分光明的未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